她,年轻隽秀,却早已在临床奋战十余年,深受患者信赖;她,爱好广泛,琴棋书画均有涉猎;她,外柔内刚,除了在医教研工作中精益求精,还以科普为己任,济天下苍生。她就是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简称附属七院)的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方烁博士。
近日,在科技部举办的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中,方烁代表中山大学在评比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奖。她曾在市级电视台兼职医学科普电视节目主持人6年,在投身脱贫攻坚的忙碌工作之余,还一直坚持医疗科普工作。
她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打破地域和资源的局限,传递健康理念,普惠更多民众。
惠及一方:健康观念众口传
云南省凤庆县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起点之一,也是中山大学定点帮扶的特困县,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从2017年起,附属七院开始对口帮扶凤庆县人民医院,取得显著成效,方烁便是帮扶队伍的一员。
近期,方烁刚结束医院新冠留观病房的抗疫临床一线支援工作,便立即加入中山大学十家附属医院的联合帮扶活动,深入澄江市和凤庆县的基层医院进行医疗帮扶。
就在方烁生日当天,她在义诊现场遇到了一位与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患者,该患者四年前就发现了早期肺癌,但囿于落后观念,没有及时治疗,直到肿瘤转移出现多种并发症才前来求医。
“如果一诊断就接受治疗,这位患者有很大的机会能根治。”谈起这名与自己非常有缘的患者,方烁眼圈泛红,声音哽咽,这段经历让她更加坚定了投身基层医疗帮扶和医学科普工作的决心。
受制于相对落后的医疗条件和匮乏的医学常识,当地许多百姓“谈癌色变”,很少主动就医,因此经常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方烁惋惜之余更多的是痛心,“我请当地的医生转发推广附属七院的科普文章或视频,让偏远地区的百姓了解很多病可防可治,不要轻易放弃。有时一次转发、一次科普就能拯救许多鲜活的生命。”
“农村的老百姓不一定会使用电子产品,偏远地区经常成为线上科普的死角,所以我们要深入基层,开展科普讲座,进行医学宣教……通过多种方式吸引老百姓,真正做到‘无死角扫盲’。”方烁经常跟病人说:“我们聊天的内容,请您多和身边人说一说,一传十,十传百,健康的理念才能普惠更多人。”
播撒希望:点亮科普星星之火
在对贫困地区的帮扶中,方烁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术帮助了当地的百姓;作为中山大学教学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在日常教学中,方烁更用责任和情怀在学生心中埋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当我们在科技或者医疗领域发现了一个新事物,其实就相当于埋下了一颗收获希望的‘种子’。但只有它推广出去,‘埋进’大众的心里,才有可能绽放出希望。”方烁用一个这样的比喻阐释了科普的意义。
在今年以“科技战疫,创新强国”为主题的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中,方烁的选题是合成生物学。作为当前生物科技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创新领域,合成生物学主张“万物皆可造”,是国家未来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这项看似高大上的技术,去年被几名深圳的高中生应用于合成人工蜘蛛丝,并斩获了世界科技比赛的冠军。而这群高中生的灵感也是萌芽于一次科普讲座。
在方烁眼中,医学科普和健康理念不仅要传递给患者,还要惠及健康人群;不仅要造福当下,更要着眼于青少年一代和祖国的未来。
科普给青年学生提供的不仅是接触未知事物的窗口,更重要的是无限探索与创新的可能。“当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新科技,打开新视野,就有机会重新认识世界,创造一切可能。”
因此,方烁积极参与青少年相关的项目。除了承担高校医学生的带教工作,她还担任中山大学附属中小学的医生导师,定期开办讲座,向青少年普及医学和科技知识。
“医学科普能吸引更多优秀的孩子投入神圣的医学事业,这也是很重要的收获。”方烁说,“看到不少同学因此对医学产生浓厚兴趣并以此作为未来奋斗的方向,我感到祖国的医疗健康事业后继有人。科普无小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架起桥梁:科技医学一线牵
“以科普为桥梁,沟通医学与科技,达到更深层次的融合”是她的期望。作为香港大学临床肿瘤系的博士,方烁也在科学研究上不断开拓创新,近5年发表SCI论文10余篇,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6项。
谈起正在进行的肿瘤基因治疗研究,方烁充满期待,她希望通过寻找启动癌症的关键靶点和基因回路,通过基因治疗和早期干预达到治愈肿瘤的梦想。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医学的飞速发展,使疾病的诊治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正如方烁所言,科技能帮助医生找到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幕后推手”,进而发明多种治疗手段对其进行“精准打击”,这就是科技促进医学进步的重要意义。
方烁认为,不管对待哪种疾病,防病于未萌,治病于初发才是最有效的。医学科普在推广“治未病”的健康理念中起到重要作用。让老百姓知道当下科技的发展现状,建立起他们对未来医疗技术的信心,也能激励年轻一代投身医学和科研工作。
方烁严以律己,认为中大人应该有“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的奉献精神和情怀担当。科普是一件“通过一人,惠及一方”的大事。方烁感慨,坐一天专家门诊最多也只能帮助几十个患者,而一次医学科普,有可能惠及几千几万甚至更多的民众。
我国的医疗科普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方烁希望成为脱贫攻坚和医学科普工作中的一枚螺丝钉,与更多专家一起,在医教研工作之余,积极投身科普工作,将科普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更多老百姓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更及时更专业的治疗。
“我觉得只要用心,随时随地都可以传递科普的星火。我愿竭尽所能,为这项伟大事业贡献绵薄之力。”方烁说。
原文链接:https://ycpai.ycwb.com/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13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