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都市报客户端】自由贸易港制度创新如何做?中大自贸区高端论坛建言献策

稿件来源:南方都市报客户端 作者:董晓妍 实习生彭彤 通讯员 刘颖妮 编辑:孙琛 发布日期:2020-11-25 阅读量:

11月22日,第七届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论坛以“制度集成创新与高质量高标准自由贸易港(区)建设”为主题,围绕制度集成创新与高质量高标准自由贸易港(区)建设的新思路与新举措,为中国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出谋划策。

本次论坛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广东省重点智库)主办,得到了南沙自贸片区管委会和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中国社科院、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复旦大学等国内高校的知名学者,以及国内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论坛。

据悉,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是按照新型高端智库发展要求运作的协同创新平台,2017年9月被评选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智库,2018年1月被评选为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调研基地。至今,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已连续举办了七届中国自贸试验区高端论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会上,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魏建文表示,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设立以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了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在境外高端人才个税补贴、外籍及港澳台高层次人才推荐、港澳人才职业资格互认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吸引了一批港澳人才和海外高端人才,为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撑。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潘玉璋总结了南沙片区挂牌五年以来的制度创新成绩并指出,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但南沙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增长明显,已经初步形成了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的良性互动局面。目前,南沙正紧紧围绕着“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全面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为形成新发展格局率先探路。

中山大学副校长、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理事长李善民教授指出,在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向全球最高开放水平趋近的过程中,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平台作用仍是至关重要的。自由贸易港的制度创新集成,应该是对国际自贸港先进经验、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及海南本土探索的系统集合。自由贸易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具备内在的统一性,两者可以协同演进。

论坛上,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裴长洪教授做了题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新目标—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点体会”的主旨演讲。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巡视员李思敏、中共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陈小华等多位领导和专家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创新发展等话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院长论坛”环节上,海南大学副校长王崇敏教授、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教授等多位高校院长就海南自贸港立法与法治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承载国家战略等主题作出了精彩发言。本次论坛还为获得“2019-2020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单位进行了颁奖。南沙片区、雄安片区、济南片区及海南等10个自贸试验区(片区)获得本年度的“十佳案例”奖。

原文链接: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01124383597.html?layer=2&share=chat&isndappinstalled=0&wxuid=ogVRcdONAqHSECrpBSXDZ3XgOxrA&wxsalt=17f164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