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西藏日报客户端】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顶级医疗——记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援藏干部郭学峰、杜艺、孔庆聪

稿件来源:西藏日报客户端 作者:张黎黎 编辑:孙琛 发布日期:2020-10-10 阅读量:

跨越祖国南北,行程两千公里,从广州到祖国的大西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用奉献谱写援藏之歌。

他们就是中组部第九批援藏干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第五、第三医院郭学峰、杜艺、孔庆聪,对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为期1年半的援助,将国家顶级医院的先进医疗技术带到了三秦大地,使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顶级医院专家的技术服务。

立足本职,主动作为

作为著名的胃肠外科和消化内镜外科专家、附属医院副院长,郭学峰在援藏中始终坚持以“三甲医院”为目标,深入咸阳当地其他医院、周边群众以及医院各科室调研和缜密谋划,完整提出了附属医院发展思路:坚持面向西藏、服务陕西的办院定位,以医教融合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特色品牌为支撑,加快推进内涵建设,努力把附属医院建设成为专科特色明显、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附属医院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面向西藏地区的西藏北方医院,福祉陕西当地的特色专科医院。

作为业务副院长,郭学峰狠抓医疗质量和服务意识,他牵头推进内镜中心建设,在前期场地改造和流程布局优化的基础上,通过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平台,调配到最先进的内窥镜设备,使内镜中心的装备上了一个巨大的台阶,达到了内镜检查、治疗一体化的三级医院水平。开展了一系列手术和新项目,包括首例无痛苦内镜下肠道多发息肉切除术、首例幽门梗阻经内镜减压并空肠营养管植入术、首例直肠巨大息肉经内镜切除术等,患者均在无痛舒适状态下轻松完成了治疗,手术均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技术有了质的跨越。

杜艺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肾病专家、透析室主任,来到附属医院后,尽自己专业所长开展了一系列的新技术、新项目。根据医院肾脏病学科的现状及发展思路制定工作计划,重新梳理和建立ICU的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流程,增加ICU患者的收治。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积极推动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建设。开展肾内科的专科查房,建立肾脏病组专科病人登记制度,定期回访。向检验科、超声科、放射科提请肾脏病专业的相关检查,增加了多项肾脏病专科检查项目,使慢性肾脏病的检出率大大提升,避免了多项疾病检查的遗漏。

孔庆聪则积极推动附属医院放射科规范化诊疗、学科团队建设工作,针对临床遇到的疑难病例,亲自把关,讲解诊断流程、诊断要点。亲自组织重点教学读片,成功诊断上百例疑难复杂病例,通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学术活动等形式推动前沿科学技术在咸阳地区的推广和应用,更好地满足咸阳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诊疗需求。针对学生返校复学,为有效管理好发热患者的就诊与分类处置,他积极协调开设学生影像检查绿色通道,为发热患者(学生)进行快速检查、快速诊断、及时治疗赢得宝贵时间,也为复学后校园平稳过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疫情防控的号角吹响后,三位专家多次向医院提交支援武汉的正式申请,主动提前结束休假,挺身而出、勇担重任,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郭学峰积极组织普通发热门诊、特殊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的建设和管理,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重新制定发热病人的就医流程,制订并多次修订疫情期间进一步加强院内感染防控管理办法;不定期召开疫情防控协调会,定期带领职能部门对全院进行督导检查,有效完成了发热病人救治和院内感染防控任务,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当了解到医院防护用品告急,N95口罩断货的情况后,郭学峰教授多方协调,紧急筹集捐赠2000个外科口罩,100个KF94口罩,400个N95口罩,以解医院燃眉之急。

针对科室疫情防控重点反复查漏补缺,杜艺事无巨细地对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并反复强调标准,督导大家在工作中落实各种防护及手卫生,保护好自己,照顾好患者。与科室人员共同做好病区管理的防线,24小严格管理出入科室的所有人员,测体温、手卫生、体表物表消毒、告知记录、登记筛查等样样有规定、有标准、严格规范。

作为医院“新型肺炎医疗救治专家小组”的成员,孔庆聪积极发挥专业所长,参与制定《民大附院COVID-19肺炎筛查流程》《民大附院COVID-19肺炎疑似病例送检流程》及《放射学检查流程》,利用大数据平台和网络化管理,实时进行线上咨询、远程会诊、语音/视频会议,构筑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有效防线。CT检查作为新冠肺炎的必检项目,他所在的影像科,是抗击疫情的第一道检查防线,他适时制定并落实疫情期间的接诊、检查、阅片工作流程,医生防护要求以及病例会诊规范化流程,与科室同事共同努力,实现了影像科新冠肺炎零感染的目标。

发挥所长 授人以渔

针对医院低年资医生临床经验相对不足的现状,三位专家在认真完成日常诊疗工作的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医务人员“三基”培训及专科技能培训。郭学峰积极参与科室查房与手术,主持疑难病例讨论与死亡病例讨论,以现场带教、临床查房、手把手传授、特殊病例分析等方式,培养科室人才。他精心组织医院骨干参加咸阳市重症孕产妇救治技能比赛,取得全市团体第二名,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既锻炼了各级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又提升了医院影响力。

杜艺积极协调与咸阳市中心医院共同合作举办了咸阳市重症血液净化管理培训班,协调科室人员参加肾脏病专业学术会议(2019年西部重症血液净化年会)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制定大内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定期在科内进行肾内专业的理论讲课,并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专科讲课,使医务人员加深对肾脏病专业知识的认识,提高医务人员的专科理论水平。

孔庆聪通过开展巡回医疗、科普教育、专家授课等形式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坚持每月两次科内业务学习,讲解专科最新进展,学习新理念、新知识。并成功举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部影像学术研讨会》,以此提高附属医院及咸阳地区放射科医生的诊疗水平。

三位教授主动承担带教工作,通过传、帮、带强化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理念,更新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切实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业务水平,为附属医院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援藏专家们把真情带到附属医院,用真情对待每一位病患,用实际行动展示援藏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三位援藏专家从来没有过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地的事迹,但他们却抒写了最美的故事,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原文链接:http://xzrbh5c.peopletech.cn/h5/?from=singlemessage#/detail/normal/113676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