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7日,中国(广东)第二批援多米尼克医疗队结束援外任务载誉凯旋。该医疗队由中山大学四家附属医院的四位医生组成,其中之一是来自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的甄子俊副教授,他同时也是农工党中山大学基层委员会肿瘤医院支部委员。农工党中山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周祥福教授和广东省卫健委以及各派员单位相关领导到广州白云机场迎接。
多米尼克位于加勒比海。小岛领土长47公里,宽26公里,人口仅7.2万。由于地理环境所限,加上长年遭受飓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岛上物资缺乏,经济落后,30%的人口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医学专业人才不足,缺医少药,医疗卫生水平低下。
近年来,中国对多米尼克进行多方面的援助,涵盖基础设施、民生、农业技术、医疗服务合作和人员培训等等,其中向该国派驻医疗队员是主要援助方式之一。国家卫健委将援多任务交给中山大学,从2018年6月起已先后派出两批医疗队,每队任期一年。
甄子俊副教授所在的中国(广东)第二批援多米尼克医疗队自去年6月开始奔赴多米尼克,开展医疗援助活动。四名队员的专业分别为肿瘤、泌尿外、心血管和眼科,在多米尼克最大的医院——中多友好医院工作。医院业务用房不足,医疗设施陈旧,专业不齐全,医护人员紧缺,因此仅相当于我国县级医院的水平。队员们分别在各自的岗位上,从医、教、研、管各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许多创新,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尽最大努力改善这里落后的医疗卫生状况。
多米尼克的肿瘤诊治水平相当落后,甄子俊副教授针对具体存在问题,开展帮扶工作。当地肿瘤科医生不足,他的到来大大缓解了该科的临床工作压力;同时他还制定了肿瘤诊治规范,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推广肿瘤“三级预防”措施,开展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和科普宣传等等,全方位提升当地肿瘤防治水平。结合多米尼克国情,他向该院年轻医生和医学生传授肿瘤诊治知识,培养肿瘤科新生力量。并随医疗队多次参加义诊、巡诊,一定程度缓解当地民众看病难的问题。
多米尼克物资缺乏,卫生状况差,传染病多,医疗队在此工作、生活一年时间,相当艰苦。在去年9月份当地登革热大流行期间,四名队员中有三名同时被登革热病毒感染,其中甄子俊副教授病情最重,出现休克、昏迷,幸好被及时发现,抢救得当,经住院救治后脱险。援外下半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队员们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投入当地的防疫、抗疫工作当中,并向当地医护介绍中国成功的抗疫经验。由于受疫情影响,医疗队超期服役将近两个月。中国医疗队的付出获得多米尼克政府的肯定和民众良好的口碑,当地媒体也多次报道医疗队的先进事迹。
医者大爱,搭建了中多两国友谊的桥梁。甄子俊副教授秉承“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这次援外任务,并在疫情之下克服种种困难,凯旋而回,为我国的援外事业做出了贡献。
甄子俊简介:
甄子俊,男,农工党员,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血液病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小儿脑瘤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靶向与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原文链接:http://ngd.org.cn/dyfc/248608cc087c48689001664e7eab6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