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人民日报客户端】医者仁心 情系边坝——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藏医生梅卫义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2020-06-29 作者:洪秋婷 编辑:吴立坚 发布日期:2020-07-12 阅读量:

梅卫义简介:

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职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心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职称: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历:临床医学博士,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和科研工作26年

学会任职: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与康复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州东部医学论坛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动脉硬化专业组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 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冠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和科研工作26年,熟练掌握内科特别是心血管内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和心内科急危重症救治。熟练掌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心律失常的介入诊疗;尤其是冠心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国内外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SCI论文15篇;参与编著专著8部,副主编专著3部,主要从事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参与和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7项。

2019年8月份至今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口帮扶边坝县人民医院医疗队队长。

个人事迹

一位跨越三千多公里从广东省来到西藏边坝县,以精湛的医术帮扶指导边坝县人民医院,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带来了健康福音—他就是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九批援藏医疗队队长梅卫义副教授。

不忘初心,牢记援藏使命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扶贫有关工作要求,2019年8月,作为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九批对口帮扶边坝县人民医院医疗队队长,梅卫义副教授带领的五人援藏医疗团队克服严重程度不一的高原反应,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围绕帮扶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通过教学查房、手术带教、病例讨论、学术讲座、参与“二乙”医院创建等“造血”举措,积极培养出当地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临床专业技术人才和医院管理人才,使边坝县人民医院医生对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的诊疗能力和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克服困难,技术精湛,做好传帮带工作

到达边坝县当天,梅卫义副教授有一定程度的高原反应和水土不服症状,但是第二日下午接到县人民医院病房的电话后,他克服前一天整夜的腹泻,赶往医院指导救治1例血压高达220/180mmHg,全身高度浮肿,不能平卧的藏胞,使其病情渐渐平稳。并在床边手把手地教值班医生对病情的观察、鉴别、诊断与处理以及接下来的注意事项,救治病人的同时即刻进行带教。在接下来的每日查房中,结合具体病例的具体问题进行教学查房,从病史汇报、体格检查到鉴别诊断等临床技能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引导当地医生建立规范的临床思维;特别注重从实际出发,应用具体事例和较为浅显的语言进行教学,避免高大上的理论导致的不懂和厌学,确保教和学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医者仁心,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大文章。

“老师,有一个孩子病重!请指导我们抢救!”医疗队队长、心内科专家梅卫义副主任医师接到县医院儿科的一条求助信息,梅队长马上赶到急救病房,只见医院医护人员正在抢救一名3岁住院患儿: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喉部喘鸣、吸气三凹征、血压80/50mmHg、患儿精神明显变差。当地的医生神色严峻,患儿家属面露担心……。梅队长见状马上接手抢救,迅速判断患儿为过敏性休克,当即指示使用肾上腺素0.1mg肌注,2min后患儿症状即开始缓解,“肾上腺皮质激素、气管扩张药物……”医嘱有条不紊地开出,在当地医护人员的配合下,孩子终于转危为安,5天后孩子痊愈出院,梅队长抱起孩子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指挥救治儿科病人要承担很大风险,但当时真没有考虑太多,因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在生命面前,医者唯有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担当”。

2019年10月19日下午,在附近登山锻炼的梅卫义队长接到一例44岁女性自缢患者急需抢救的电话后以最快速度赶到县人民医院,值班医生报告是一例自缢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心肺复苏操作,梅卫义即刻接手,亲自按压和指挥用药,5min患者心跳回复,球囊辅助通气同时积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生命征恢复,但由于缺血缺氧时间较长,患者始终昏迷,并抢救药物不足,次日凌晨家属放弃进一步治疗。在此过程中,医疗队及时进行进一步教学,并同院领导联系,要求进行相关培训,并就平时抢救物品的准备、摆放和定期熟悉、检查和更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建立有效的抢救机制和规程,确保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随即从10月24日开始,中山一院对口帮扶西藏边坝医疗队在当地医院开展心肺复苏临床技能培训。此次技能培训由梅卫义统筹安排,培训对象为边坝县人民医院全体员工,包括医生、护士、行政、后勤等80余人,要求全员培训、全员掌握、全员考核、全员通过。

2020年4月8日的下午7时,一例22岁剖宫产术后第一天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加速到160次/分以上,并血氧饱和度75%左右。梅卫义接到汇报后即刻到达病床旁,判断患者为急性左心衰,立即展开抢救:半卧位、高流量吸氧、利尿、强心、血管活性药、吗啡、茶碱、糖皮质激素等抢救措施有条不紊的进行,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有序的抢救,病情逐渐平稳,后续交代相关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后,产妇至第二天上午症状完全缓解。梅卫义随即组织召开内科和产科联合大查房,仔细分析患者病情及抢救治疗经过,对抢救的每一步骤进行深入剖析、鉴别和推演,后续治疗注意事项及进一步诊治意见等等,并进行带教,持续2个多小时的讲解使大家深感收益良多。

2020年6月2日,广东中山一院对口帮扶西藏边坝县医疗队梅卫义队长会同队友和边坝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一同开展了巡回医疗活动。一连三天,梅卫义早出晚归,克服重重困难,穿越泥泞崎岖的山路,翻越一座座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给藏族同胞送医送药。虽然地理环境危险,缺电、没手机信号,但仍然情绪高昂,顶着高原的严寒、缺氧和风雨顺利完成了基层巡回义诊任务。巡回医疗结束后,梅卫义还随边坝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赴尼木、沙丁和马秀三个乡镇卫生院,检查疾病防控工作,为当地卫生院提供技术指导。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5656982/5579693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