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中国科学报】《自然》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促进肿瘤转移机制

稿件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06-17 第2版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0-06-17 阅读量:

中山大学宋尔卫、苏士成等研究人员合作发现,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中的DNA通过CCDC25促进癌症转移。6月11日,《自然》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研究人员发现NET在乳腺癌和结肠癌患者的肝转移中富集,而血清NET可以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肝转移的发生。NET的DNA成分(NET-DNA)充当吸引癌细胞的趋化因子,而不仅仅是充当癌细胞的“陷阱”。在几种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发现肝脏或肺中的NET吸引癌细胞形成远处转移。

研究人员将跨膜蛋白CCDC25鉴定为癌细胞上的NET-DNA受体,该受体可感知细胞外DNA,并随后激活ILK-β-parvin途径来增强细胞移动。NET介导的转移在CCDC25基因敲除细胞中被阻碍。临床上,研究人员发现CCDC25在原发性癌细胞上的表达与患者预后差有关。

总体而言,研究人员报道了调控NET依赖性转移的跨膜DNA受体,并认为靶向CCDC25可能是预防癌症转移的潜在治疗策略。

据介绍,NET由嗜中性粒细胞释放用于捕获微生物,其包含被颗粒蛋白包裹的染色质DNA。最近的研究表明,NET-DNA与小鼠模型中的癌症转移有关。但是,尚不清楚NET-DNA在癌症患者转移中的功能作用和临床重要性。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394-6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6/355896.s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