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他振臂一呼,带头奔向武汉抗疫前线;他身先士卒,制订救治方案得以推广;他转战绥芬河,守护祖国的北大门……58岁的管向东马不停蹄奔走在抗疫最前线,他是广东千万个医疗工作者的代表和缩影——为了人民的安危毅然逆行,为了人民的健康废寝忘食。
多名医生、护士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不约而同地提到一封倡议书,“凡为医者,侠之大者。奉命于病难之间,受任于疫虐之际。国有难,招必至,战必胜!”正是因为这封倡议书,他们在鼠年伊始、新冠疫情肆虐之际,毅然冒着生命危险,报名做了“逆行者”。
写这封倡议书的正是管向东和另外两位重症专家。作为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的他,向全国重症同道发出倡议书后,短短半个月,全国各地有1.1万重症医学专业医护人员赶赴湖北,占重症医学从业总人数的近10%,在当时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中占到了三分之一。
管向东自己也身先士卒。2月2日,他作为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赶赴武汉,两个月的时间里遍访了武汉各个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以及湖北基层县市各个定点医院。他争分夺秒地排查筛选出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对他们进行重点治疗或转院集中收治,前后三轮巡查,生怕漏掉一个。
但一个医生的技术水平再高,能够抢救的病人数总是有限的。管向东希望利用自己的专业经验,为同行们制订简明实用的抢救策略。他和国内几位重症专业“大咖”一起,结合武汉一线的实践经验,高效严谨地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由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下发湖北及全国各地。这个方案为提高我国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4月7日,管向东结束了67天的武汉抗疫战斗,回广州休整不到4天,又应国家卫健委的征召,紧急奔赴3700公里外的黑龙江牡丹江市绥芬河,指导当地疫情防控工作。
管向东把武汉的经验带到绥芬河,指导当地实施分层治疗,把重型、危重型病人集中,资源集中、专家集中管理,配备基础设备,比如氧气供给、呼吸机、ECMO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直到经绥芬河口岸入境的输入病例“清零”后,管向东才于5月15日回到广州。至此,他已在湖北、黑龙江疫情防控最前线战斗了102天。
原文链接:http://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20-05/25/content_4_269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