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客户端报道我校教授观察广州百场新闻发布会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客户端 2020-05-05 作者:谭超、黄舒旻、郑慧梓、李鹏程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0-05-07 阅读量:

5月5日下午5时,广州举行第100场新闻发布会,主题是“五一”小长假文旅商贸专场。“今天,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开到第100场,很不容易。”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中国外文局—中山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志安也来到了发布会现场。他表示,“我有机会参与和见证了其中一些重要场次新闻发布会的筹备和指导工作,内部视角的观察让我更加直接感受到广州市委、市政府和主要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这一百场发布会,张志安认为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新闻发布工作本质上是新闻宣传工作,也是舆论引导工作。按照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州疫情新闻发布的工作至少有两个大局,既有广州和国内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大局,也有全球疫情防控中广州贡献的大局。

这100场发布会中,两类主题分别占到三分之一。一是聚焦疫情防控。先后围绕医疗卫生保障、交通/教育/社区村居等防疫防控等主题,累计举办35场新闻发布会。二是聚焦复工复产。累计举办33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及各区企业复工复产进展、一线复工助力抗疫故事等。这两个“三分之一”,充分体现新闻发布与广州、全国抗击疫情工作的紧密结合。

此外,广州疫情防控的新闻发布也立足广州、服务全国并影响世界。比如组织12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专题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针对一些重点国家和地区入境人员的风险防控和国际舆论的关切,先后举办“企业+智库专家+非洲商会负责人”“抗疫英雄+留学生代表”等新闻发布采访活动,对外传达广州的善意、专业和能力,起到不错的沟通效果。

二是回应关切、统合议程。新闻发布本质不是政府说、公众听,而是公众关切、政府回应,真正通过新闻发布的方式来增进理解信任、促进信息公开和助力城市治理。广州的新闻发布非常重视议程设置,最大程度让政府议程、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保持对接、实现同频共振。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老百姓最关心、最期待、最忧虑什么,政府就把工作做扎实并及时告诉大家。不同阶段的新闻发布会,比如大排查、应检尽检、常态防控、初高三学生复学等,广州市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发布会,高规格体现出高度重视,高质量强化了专业水准。据统计,全市各新闻发言人单位共15位主要负责同志、116位副职出席发布。

三是立足现场、注重实效。新闻发布的形式并不只是新闻发布会,搭台发布、自主发布、媒体通气会等都是发布的重要形式。广州这100场新闻发布会中有三分之一开在现场,采用发布会、座谈会、见面会、调研采访、文艺讲演等多种形式组合,实现主题和空间、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也体现对新闻发布的舆论引导效果的追求,努力达成“时度效”。比如钟南山院士参与的多场发布会,有的用记者群访方式,有的是与外籍学生交流座谈的方式,都产生极大的影响力,产生很好的知识传播和公共沟通效果。

“有格局、有回应、有实效,这是观察广州百场疫情新闻发布活动的三个关键词,而能够做到‘三有’的关键是有担当。“张志安最后表示,期待广州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过程中,探索数据、视觉、故事等更多灵活多样的新闻发布形式,尝试互联网平台上更多的新媒体发布手段,以及整合各行各业更多的社会传播资源,一起创造专业、务实、协同的新闻发布工作“广州标准”。

原文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5/05/c3492887.html?colID=0&firstColID=38&appversion=6600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