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他们是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更是英勇无比的“抗疫战士”,分秒必争,众志成城,义无反顾,战斗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逆行路上,涌现无数感人瞬间。
有压痕更有责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科ICU护士朱海秀,今年22岁,是医院首批23名支援湖北疫情医疗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得知援助需求,作为党员的她义无反顾主动报名。长时间防护用具的佩戴,在朱海秀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压痕。
留背影无悔逆行
1月24日(大年三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ICU主管护师陈林叶的母亲藏起行李箱哭着不让陈林叶前往武汉,但陈林叶却提着简单打包了行李的塑料袋坚持奔赴武汉,留下最美背影!
抗击疫情夫妻档
1月22日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谭萃妍医生与心血管病中心李松彪医生9周年结婚纪念日。夫妻同心,相互鼓励,一起抗击疫情,这个结婚纪念日,他们过得别样浪漫。
疫情战时生日会
1月31日上午8点,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护理组所在的第五护理小组首次进驻病区,每人身兼数职:既是护士,又是护工;既是心理咨询师,又是清洁工。晚上6点半,团队为副院长姚麟、护师孙小玉和护士刘贺芳过了一个简单又有意义的生日会。这个生日,能同大家并肩作战,真好!
延婚期不延抗疫
2月2日,本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血液内科梁玉婵护师领取结婚证的大喜日子,然而,疫情暴发后,梁玉婵与男友商议后取消了原本领取结婚证的预约,延后结婚。疫情当前,这位“准新娘”义无反顾地出现在武汉抗疫前线,支援湖北!
高新技术来助阵
1月3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专家在汉口医院查房时,率先使用重症超声技术成功抢救一名突发气胸的重症患者,该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升汉口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床边诊治能力。
十七载后再出征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感染病防治中心李颖护士长19岁进入护理行业,至今已20年,17年前亲身抗击“非典”战役的情形仍历历在目。自1月17日投入疫情抗战以来,至今未回家,面对早上7点到凌晨1点连轴转的工作,她从未退缩。
一封家书抵万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医生周文营在武汉抗疫现场,收到10岁儿子的一封特别的家书。抗疫战士们加油!我们等着你们平安归来,和家人早日团圆!
清晨7:30的导管门诊
由于防治疫情的需要,同时为了减少病人排队等候的时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导管门诊的所有医务人员每天7:30上班,并从抽血室抽调护士增设窗口。清晨8点多,门诊室内已经是一片紧张而忙碌的景象。
深夜23时的发热门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发热门诊位于帐篷及医疗车组成的“野战医院”里,1月31日深夜是入冬以来最冷的时候,夜色中,医护人员仍坚守在抗疫一线!
战士之勇,不在于强悍,而在于无所畏惧。多少感人瞬间里,中山大学这群"抗疫战士"流露出的勇气与坚毅,使我们抗疫的决心更加坚定。抗疫之战,武汉必胜,中国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