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人民日报客户端】一支由信仰铸造的援助武汉医疗队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 2020-02-03 作者:贺林平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0-02-03 阅读量:

1月28日,大年初四,武汉这个特大城市,寒风刺骨凛冽。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如今公共交通已几近休克,空气让人感到压抑和胶着。荆楚大地笼罩在一片紧张与不安之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使这里成为全国乃至国际关注的焦点。

重温誓词,不忘初心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在汉口医院附近的一家酒店里,中20名医护人员对着党旗庄严宣誓,声音铿锵有力,驱散了沉寂的酒店。这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正在召开召开党支部扩大会议。队员们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会议要求队员认真贯彻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部署,鼓足干劲、全力以赴,用心、用爱治疗和照顾患者。院党委书记王景峰通过视频连线带领党员们向党旗宣誓,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并要求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越是急难险重时刻,越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越要展现广大党员的担当作为。会议上,3位同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示将始终牢记使命,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向党组织靠拢,坚决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战中。一场特殊时刻的党支部扩大会议,表达了队员们让党旗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高高飘扬的决心。

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五天前的1月24日,农历除夕,本是阖家团圆之际,但是不断传来的疫情消息让所有人的心情都为之紧张。是日上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发出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的通知。短短几个小时就有几百位医务人员踊跃请战。最后,来自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全科医学科、血液内科、检验科等科室的20位医护人员组成了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一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除夕之夜,院长宋尔卫院士在医院为医疗队举办出征仪式,为20名 “勇士”践行。

在组建医疗队的同时,医院党委同时设立了援助湖北医疗临时党支部。来自重症医学部的党员王吉文医生担任医疗队队长的同时,也被委以临时党支部书记责任。重症医学科的邹子俊医生和呼吸内科的刘桂容护长分别担任党支部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王吉文曾经先后在急诊和重症医学科工作,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参与抢救的危急重症不在少数。他和夫人都参加过抗击“非典”战役,参加过“非典”隔离病房管理和一线救治。他还是孙逸仙纪念医院抗击“非典”专家组成员,也作为主力成功治愈了2018年广东省首例H5N6禽流感患者。然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是人类感染的新型病毒,来势汹汹,行踪诡秘,琢磨不透,像看不见的魔鬼,让人不得紧张、恐惧。急驰武汉的那个晚上,王吉文对自己3岁的小女儿撒了个谎。他说:“爸爸去抢救病人,过两天就回来了。”妻子告诉王吉文,那天晚上小女儿哭了一晚上,是哭着睡着的。除夕是刘桂容的丈夫的生日,但是她还没来得及给丈夫庆祝生日,就主动请战,驰援武汉。梁玉婵正和男友准备结婚的事宜,但是看到医院招募医疗队队员的信息后,她立即与男友商议延后了领证的日期,义无反顾报名请战。陈林叶主管护师因为母亲不同意她参加医疗队,把她的行李箱藏了起来,她只得手提胶袋奔赴武汉战“疫”一线。尽管对家人有万般不舍,但他们都不顾自身安危,挺身站在了危险的最前线,投入到这场与死神搏斗的战役之中。他们说,这是为生命而战,也是医者的光荣使命,更是共产党员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发挥党支部战“役”前线的堡垒作用

除夕之夜,飞机抵达寒风呼啸的武汉后,工作千头万绪,如何让各类物资有条不紊地摆放整齐,让20名来自不同科室的队员尽快熟悉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合理分工,快速进入战斗状态,临时党支部党支委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商议工作计划,做好队员分工,给大家具体的工作指导。临时党支部及时设立,让20名空降到抗击疫情前线小部队感觉有了“主心骨”。有了党支部凝聚队员的思想,团结大家的力量,大家感觉到一切都忙而不乱。

“既要完成支援任务,也要确保20名同志一个不能少地平安凯旋”,这是院党委对党支部的要求。因此,党支部抓的第一件大事是把防护工作规范到位。25日凌晨5:30,医疗队抵达武汉入住酒店。党支部组织队员们召开了一个工作安排短会,进行工作前动员。在稍作修整后,队员们就投入到一天的紧急培训中。队长兼党支部书记王吉文要求大家确保人人过关,为保卫生命战斗到底。党支部三位支委带领大家不断练习穿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帽、口罩,每个规范要领都要过关。穿上之后,如何规范脱除防护设备也一样要逐一过关。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个新的、看不见的敌人,党支部发动大家群策群控,严防死守。大家在练习中相互指导、相互检查是否各项防护设备是否穿戴、脱除规范,还规定大家每次上班之前、下班之后都要相互检查、相互帮助,确保万无一失。虽然穿戴防护用具差不多要一个小时,但是党支部还是要求大家多练习几次。由于支援医院的条件有限,穿脱防护服的地方光线较暗,于是大家自购应急灯,放置于脱除防护服的地方,确保队员们在明朗的视线下,可以更为标准、规范地脱除防护服,避免将病区的病菌带出。考虑到进入隔离病房工作的队员可能会将病毒到回到住宿的酒店,队员们自备了含氯毛巾,在进入酒店之前相互帮助对方对鞋底进行基础消毒,也备了酒精与免洗消毒液,给队员擦拭外衣和进行双手的消毒杀菌,力求不将污染源带回住宿地,力求将交叉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经过了一天时间的防护规范性培训和练习,以及群策群力开展各项周密的准备工作之后,医疗队队员开始按照排班进入了隔离病房工作,走进了危险的“战区”。一场场考验等待着医疗队员们去挑战。

救死扶伤的使命感让20名队员一起走在了战“疫”最前线,高度的专业精神和纪律意识也使他们在党支部的组织下,迅速地融合在一起,凝聚在党支部这面旗帜之下,高高扬起党旗,有条不紊地投入了战斗之中,形成了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医疗“战队”。

让党徽在战“疫”最前线闪亮

王吉文、邹子俊带领呼吸内科黄林洁副教授、呼吸内科陈茗副教授、进入病房后,他们在严格防护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床边查房、了解病情变化,并制定诊疗方案。由于医院内缺乏护工、清洁员和保安,缓冲区等也是临时的,离正常规范的医疗环境有距离,“称不上是规范的隔离病区”,除了诊疗工作外,为患者派餐、清理垃圾、清洗厕所、维护环境卫生等工作也都由医护人员全部“包揽”。面对艰苦的条件,队员们没有丝毫怨言,他们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做好每一项工作。病区里医疗垃圾产生太多太快,他们就自己用大推车往出运。虽然每次值班都只有6小时,但加上前后穿脱防护服的时间,每次值班前后都要花8小时左右的时间。医生们为了节省防护服,在值班前连水都不敢喝,坚持中途不上厕所。王吉文和邹子俊除了完成病房救治患者工作之外,回到住宿还要张罗队员们的衣食住行,为队员们做好后勤保障,每天睡眠都不足6个小时。

宣传委员刘桂容护长负责协调安排医疗队员的工作、分配组员。进入隔离病房后,她和同班护士要消毒病房、摆输液,拿药、加药、送药,接补液、执行各种长期治疗及临时医嘱、监测体温及生命体征,派发口服药及一日三餐、补充物资等等。每天结束值班回到酒店,虽然已经筋疲力尽,但躺在床上却根本没办法入睡,只要一闭眼脑海里就出现病房里那一张张患者的脸。她深深感受到患者面对病情的恐惧、不安和焦灼的情绪。有一些患者因为病情的影响以及对治疗缺乏信心,进餐不是很积极。刘桂容会耐心地开导患者,用眼神和加油的动作给予他们信心和鼓励。很多年轻的护士同事第一次参与这样严重的疫情救治,面对病情严重的患者、看不见的“魔鬼”——新型冠状病毒,姑娘们内心也不乏焦虑和紧张。刘桂容细心地利用机会宽慰大家的情绪,组织大家一起手挽手走路上下班,让大家感受“团结就是力量”。

在医疗队党员同志的影响下,医疗队3名年轻同志在前线向临时党支部提出了入党申请。护士宋菊花写道,“王吉文书记和身边的共产党员都以他们的实际行动作表率,他们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深深影响着我。我的入党培养人李青护师,是一个很活泼、开朗、积极、阳光的女孩。我们来武汉时带了很多支援物资,抵达酒店后她一个女生一直在不停搬东西,累得满头是汗!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李青护师和其他党员一样,总是冲在最前面。所有这些,我都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也希望自己向党组织靠拢,向身边的党员同志学习,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危机面前要勇担使命、敢于作为!

萧索寒冬中的党组织“温暖”

武汉公共交通中断,许多物资匮乏,特别是武汉防护用具严重不足,但看到当地医护人员因为防护用具不足,在一线得不到很好的防护,孙逸仙纪念医院援助湖北临时党支部经过商议最终还是下决心将从广州带过去的大部分防护用具捐给了当地医院,仅仅留下小部分防护用具给医疗队队员使用。党支部书记王吉文表示,“毫无疑问,一线抗战情况一定是恶劣的,所以我们全体队员一早就做好心里准备,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想办法解决所有问题。”

支援武汉医疗队在前线奋勇冲锋的同时,医院后方大本营也在紧锣密鼓为前线补充“弹药粮草”,还向社会发出了募捐倡议书。有一位市民还捐赠了一台车给医疗队使用,解决了队员们上下班的通勤困难。热心的市民联系到王吉文,给医疗队送来许多生活用品,如成人纸尿裤、一次性袜子、洗发水、沐浴露、牙膏、衣架等,助力医疗队队员抗击疫情。这些热心的市民让这个泠冽寒冬中的武汉充满了爱的温度。

1月31日,正月初七,岭南地区的“人日”,党支部在住宿的酒店为医疗队队员、ICU主管护师刘洁静庆生。“祝你生日快乐!”医疗队员们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武汉驻地酒店会议室里,终日忙碌的医疗队迎来了“短暂的快乐”。

为帮助队员们排遣不安和紧张的情绪,党支部决定党支部组织大家利用下班的时间在酒店一起制作漫画。“每天都保持信心十足的心情,脸上就写不下不开心的事啦。我们逸仙人每天都要开开心心地去奋斗!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一幅幅自己绘制的漫画或者打印的孙逸仙纪念医院讲座教授、著名画家林帝浣的漫画张贴在酒店走道上,上面写上了医疗队员的感悟和励志话语。酒店里紧张、不安的气氛似乎因为这些漫画的出现变得轻松、活跃起来。而医疗队们的战“疫”精神也感动了林帝浣。林老师闻讯表示要给医疗队赠送签名作品和300盒情人节漫画巧克力为医疗队加油鼓劲。

疫情中处处是前线。院本部的疫情防控战役不断吹响集结号。孙逸仙纪念医院党政班子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上级部门部署,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医院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虽值新春佳节、合家团聚之时,全院职工,特别是党员同志仍然坚守岗位,一道在疫情防控流程、制度以及设置隔离病房、筹备防护用品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1月31日,院党委向全体党员同志发出公开信,要求 “切实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深入践行“两个维护”的一次具体实践和践行初心使命的大战场”,号召全院党员同志努力“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的最前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防控疫情的最前线闪亮!”。公开信通过党支部传达到医院每一位党员同志。孙逸仙纪念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第一时间也向医疗队党员同志传达了公开信内容。院党委在公开信中表扬医疗队队员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冲锋在前,不顾安危,不负使命,显示出巨大的勇气,彰显了逸仙情怀,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医者精神,为全院职工作出了表率。

“我们是共产党员,为了群众的生命健康,我们应该冲锋在最前线,战斗在最前沿,相信有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全国人民同舟共济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赢得最终胜利!”,医疗队的党员们在学习了院党委的公开信后坚定地表示,“我们一定牢记初心,不负医院重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竭尽全力守护患者健康,让我们胸前的“党徽”更加闪亮!”。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5104020/5000163?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