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上午,香港、澳门、广东等地高校,以及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等14家单位正式签约,成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第二批合作共建单位,进一步壮大该实验室建设力量,打造一流科研平台,推动国家海洋重大战略更好发展。
广东省科技厅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主任曾路在致辞中指出,南方海洋实验室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迈出了积极的步伐,自2018年11月由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建设以来,实验室始终以对标最优最好最先进、集聚全球创新人才、突出原始创新导向为目标,服务国家海洋重大战略。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孙冬柏表示,南方海洋实验室坚持科技与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科学统筹规划,充分利用中山大学“海洋大学科群”优势,着力建设科研创新团队与公共实验平台,强化海洋创新后备人才培养。
据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院士介绍,继今年6月与首批十余家合作共建单位签约后,目前实验室根据“尊崇首创,力争最优”的标准建设有17个创新团队,聚集了优秀人才600余人,包括院士13人、高层次人才93人。实验室将依托10万平方米的海滨主楼及“天河二号”超算、6800吨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等配套支持,大力推动7大“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公共平台建设。
陈大可表示,南方海洋实验室将秉承共建共享共赢原则,与各共建单位在创新团队和公共平台建设、重大创新项目开展、海洋后备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与研讨,携手将南方海洋实验室建设成为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和世界一流的海洋人才高地。
原文链接:http://www.cnepaper.com/zhtqb/h5/html5/2019-12/04/content_1213_1988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