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文汇报】湾区四高校创研究生教育联盟 冀汇集粤港澳资源 推进三地交流协作

稿件来源:文汇报2019-11-01 A20 作者:卢静怡 编辑:赵现廷 发布日期:2019-11-01 阅读量: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将在研究生教育上紧密合作。粤港澳高校联盟2019 年青年学者论坛10 月31 日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举行。其间,粤港澳高校研究生教育联盟举行创盟签约仪式。创盟单位包括中山大学、广州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澳门科技大学,秘书处设于中山大学研究生院。该专业联盟以提升粤港澳三地研究生教育的合作层次和水平为宗旨,致力于汇集粤港澳精英大学在研究生教育领域的资源和力量,促进三地在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交流协作、资源共建共享。

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在论坛开幕致辞表示,高校要参与到大湾区创新发展,其中一条重要路径就是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推进高水平科研大项目、大团队和大平台的建设。他表示,粤港澳高校联盟在今年初被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山大学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会积极倡导联盟成员院校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立多个专业合作联盟,以此汇集多方优质科教研资源,从更高站位、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开创粤港澳科教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据了解,2018年和2019年期间,粤港澳高校联盟院校签署合作协议近50份,合作交流项目近200 项。联盟在2019 年-2020 年度计划成立11 个专业联盟。粤港澳高校研究生教育联盟就是其中之一。

罗俊提出,希望各个专业联盟在推进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坚持做到内外协同、纵横协同和和近远协同。专业联盟既要加强联盟内部港澳与广东高校的合作,又要推进联盟与联盟外部一流水平机构的合作;既要潜心钻研重大学科问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勇攀学术高峰,又要积极输出人才、技术、服务支撑国家和社会发展;既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做实、做细当前的合作,又要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地制定长期的合作计划。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卫炳江表示,香港高校十分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他以理大为例,该校在航天航空、高铁及建筑结构、生命科学及生命科技、大数据及云计算等科研创新领域有优势,目前已经成立多个大湾区研究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促成大湾区院校、企业和基础科研的合作发展。卫炳江认为,如果仅局限在香港做科研,会缺乏战略高度。「香港仅仅是一个城市,立足香港本身的需要难以支撑起高精尖的基础研究。因此香港科研应该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

卫炳江又表示,香港整体四年制的本科生只有6万多人,每年在校的研究生约有1万人,规模较小。国内大型研究项目需要众多人才,香港高校透过大湾区能参与到国内重大项目研究,可以提升整个大湾区人才培育的规模。他透露,理大正规划在大湾区内建立分校区,目前仍在选址当中,与深圳、广州、佛山等城市洽谈中。他表示,正在筹划的分校区将与红磡校区面积相仿,或会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贴合湾区需求的专业落户到分校区。

原文链接:http://pdf.wenweipo.com/2019/11/01/a20-1101.pdf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