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深圳市福田区"家庭病床系统暨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上线启动会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以下简称中大八院)举行。中大八院在全区率先试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有1.5亿,占老年人总数的65%,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约4000万,失能、高龄、空巢老人增多,对上门护理服务需求激增。2019年1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广东省成为首批试点省份之一。
启动会上,工作人员对家庭病床系统和互联网+护理小程序进行了现场演示,用户扫描二维码,专业问题一键解决。记者了解到,福田区家庭病床系统由福田区自主研发,是深圳市首个社康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辅助平台。平台上可实现建床、管床、撤床无纸化操作,服务对象与家庭医生实时互动,医患间随时随地进行沟通。
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则由中大八院院本部专科护士及符合要求的社康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提供居家护理服务。高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在"中大八院e护到家"小程序下单后,专业护理团队即"接单"响应,真正实现人在家中坐,护士上门来。
中大八院副院长林汉利分享了该院开展家庭病床的经验。近年来,中大八院将中山大学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深圳市民,辐射广大社区,倡导智慧护理,积极探索专科化、多样化延续护理模式。通过开展区域化管理、成立家庭服务科、完善巡床装备、完善协同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开展智慧家庭病床、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等七大举措,为家庭病床提供高效、智慧的全方位保障,实现家庭病床数、全科诊疗量、家庭医生签约数和社康满意度明显增加。
福田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未来是信息的时代,福田区将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发展"互联网+"医联体,促进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信息一网互通互认,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完善"互联网+"便民服务,推进医疗资源在线查询、移动支付等便民惠民服务;完善"互联网+" 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探索"互联网+"孕期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等。希望中大八院不断改进服务,扩大覆盖面,打造具有福田特色的家庭病床和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tudy_style_id=feeds_
default&study_comment_disable=1&art_id=18292568105364837272&source=share&share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