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羊城晚报】他们拼力抢回生命 只为坚守那份初心

稿件来源:羊城晚报2019-08-27第A01版 作者:记者丰西西、林洁 编辑:赵现廷 发布日期:2019-08-27 阅读量:

来自广东汕头的老李活下来了。连日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台手术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标准的说法是,涉及10个学科的20多位顶级专家,接力9小时手术,为身患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患者老李实施超高难度手术。

平滑肌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如果不及时手术切除,肿瘤会“疯长”、转移。老李的肿瘤位置“刁钻”,它长在了下腔静脉里,这是人体内最大的静脉血管,是一条极其重要的“生命通道”。而且,老李的肿瘤巨大,直径长达15厘米,“堵死”了多条重要血管,犹如一个有着多根引线的“定时炸弹”,随时都能要了他的命。

怎么救?要把肿瘤所在的血管整条切掉,用人工血管替代,还要把病人的肝、肾切下来,在体外修整后再植回去。

类似的手术,国内没有做过。查遍文献,全球范围内也只有美国有过一例。

中山一院20多位顶级专家聚到了一起。从首诊到手术,仅仅半个月,他们硬生生地把素不相识的老李从死亡边缘给拉了回来。

救回老李性命的,到底是什么?

技术?积累?精神?

记者尝试拨开医生们砸过来的一堆堆医学名词,找寻一个最本源的答案。

老李的首诊医生是著名教授王深明。他说:“他挂了我的号,我就得对他负责。我解决不了,就得找到能解决问题的人,亲手把他交给他们。”

当时接棒的是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梁力建教授,他提出了大胆而前卫的手术方案,为整场救治确定了方向。他说:“这是一条生命,也许我努力一下就能救他。”

中山一院器官移植科副主任王东平教授对这一次联手挑战不可能的情形倍感骄傲,“挑战极限、拯救生命、超越自我,这是我们的本能,也是我们百年老院不朽的文化精神!”

原文链接:http://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19-08/27/content_35579_179674.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