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丨中山大学教授吴滔:读史使人明智
历史专业,在中国有很长的传统。这个专业最重要的就是记录人类文明的历程,同时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是要静得下心来,多读书,多用功。
读历史专业,主要学习中国史(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当代史),还要学习一些理论方法课程,比如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史学研究法导论。此外还要学习语言,学历史文选就是学习古汉语;也要学习西方古典语言、专业英语。如果对特定国家的历史感兴趣,就要学习相应的国家的语言,比如日语、英语、德语、法语。学历史还要到一些历史现场去看,要了解汉唐历史就要去西安、洛阳,了解清代历史就要去北京。
很多报读历史专业的同学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因为历史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大家觉得很有意思。但历史研究不光要时了解故事,还要了解故事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这些深层次的东西恰恰是历史专业学习过程中非常需要了解的。
历史学是基础学科,最希望是能成为历史学家。但也有相关的一些工作,比如去博物馆工作,或者当公务员。最终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方方面面都有。
名师简介:
吴滔,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主任、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2005年,通过中山大学人才计划进入历史学系工作,2010年晋升教授。2016年起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副主任(主持工作),2018年7月起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主任。
研究领域:历史地理学、中国社会经济史、中国农业史、明清江南区域史。
哲学 | 中山大学教授冯达文:哲学是对人生的反省或反思
哲学是对人生的反省或反思。我们日常都会做很多的事,做事的时候都有思想加以指导,这样做这样想到底合适与否、正确与否,这就需要用哲学来做反省,才能确保做得更好更准确。我们都需要这种反思,否则会很盲目。
哲学课程兼顾文理两个学科,有利于扩大视野,在更广阔的视野看学科,用开阔的视野去处理问题,有更创造性的视野。
哲学系主要有两个专业:哲学专业开设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美学等,这些学科的基本思想是学生有精神教养、有理想、有家国情怀。逻辑学主要开设的课程有认知科学、几何论、高等代数、数理逻辑等,是打好自然科学的基础和建构学科的新的方法。
名师简介:
冯达文,1965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7年,始转入中国哲学学科,从事教学与研究,1985年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成为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历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2004-2013年)、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95-2001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1999-2002年)、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所长(1999-2002,2012-现在)。2009年被选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
政治学与行政学丨中山大学教授谭安奎:能提高你和他人生活幸福值
什么是政治学与行政学?
每个人都想过幸福的生活,我们必须跟很多不同的人一起工作、学习、生活,是相互影响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脾气,这么多不同的人怎么能一起公平地生活下去?怎么能一起有序地生活下去?怎么能可持续地一起生活下去?谭安奎教授称,这就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以及政治学学科所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人类永久的问题。
政治学与行政学锻炼学生的哪些素质?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对学生有三种素质的培养特别值得与大家分享:
一是对人和社会的理解力。这个学科关注的是很多人怎么样在一起有序地、公平地、可持续地生活,必须对人性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对社会的构成、运转的规律有更深的认识。
二是对公共事务的判断力。当很多公共事务、公共现象发生的时候,我们难免会问怎么会这样呢?当我们制定政策、讨论方案的时候,什么样的政策和制度对社会更有利呢?什么样的政策真正不但满足我们的价值观,而且会有真正好的效果的政策?这些事需要具有专业的判断力的,这些素质这个专业这个学科会贡献给你。
三是对组织机构的领导力。政治学与行政学非常关注群体生活的可能性和秩序。怎么样面对不同的人怎么样进行沟通、协调、组织和动员,这是这个专业培养的与众不同的能力之一。
什么样的性格适合读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很多不同的性格都可以来学习,如果你有对公共事务和政治实践的抱负,适合读政治学;如果你对公共事务有研究的兴趣,适合读政治学科;谭安奎教授想强调的是,如果有出国深造的抱负,这个学科也特别值得你青睐。因为政治学与行政学有千年的历史传统,这样的基础学科在国外成熟的高校特别特别受欢迎。
谭安奎教授还表示,也许有些性格被认为不太适合学习政治学,比如你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比如你是一个容易情感泛滥的人,有人认为这样的人不适合学习政治学与行政学,因为公共事务需要冷静客观。即便你有这种性格,政治学与行政学这个专业也可以重塑你的性格,把你变得更好。
大气科学丨中山大学教授黎伟标:核心是天气预报,行业人才紧俏
什么是大气科学专业?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黎伟标教授介绍,大气科学专业属于地球科学的范畴,是研究地球系统的,它主要研究的是大气圈里面发生的各种过程,比如台风、龙卷风、空气污染等现象。研究这些现象需要数学、化学、物理等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讲,大气科学专业属于交叉学科。
“天气预报就是我们这个学科最核心最重要的运用。”黎伟标说,中山大学处于亚热带,因此中山大学大气科学专业主要以研究亚热带季风、台风、热带气象作为特色,在研究大气污染方面也是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来展开研究。同时,因为邻近南海,对海洋气象也有研究。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工作?
“很多人以为大气科学就业困难,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黎伟标澄清说,大气科学专业毕业生去得最多的是气象部门。国内每个县都有气象部门,但是国内有大气科学专业的高校却屈指可数。“有这个专业的学校少,但是行业又很宽,因此人才非常缺乏。”
黎伟标说,毕业生也有一些会去民航部门工作,因为气象保障是民航最基本的保障之一。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则到环保部门从事空气污染的工作。本科生毕业后,也可以继续深造。黎伟标以中山大学大气科学专业2018届毕业生为例,这一届学生超过60%选择深造。“国外很多名校都有大气科学专业。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也很好。”
名师简介:
黎伟标,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2013-2017年教育部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目前主要从事热带气象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区域极端天气和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973项目专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收录论文20余篇。
药学丨中山大学教授陈新滋: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药学研新药
药学有很长的历史,中国有过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讲的是炎帝的故事。但实际上流传到今天的是汉朝的《神农百草经》,到现在已经有2000年了。所以,药学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是我们国家劳动人民的积累过程。国外也有类似的过程,2000多年前,也有科学家写了相关书籍。到了近现代,有更精准的药物,比如抗癌药有靶标药物,现在很红的还有免疫治疗,也有干细胞。近代科学让药学进步很快,近代药学分得很细。
药学是试验性科学,要求学生要很有耐心,分析数据要很仔细,要有责任心,因为药是给人吃的。
学习药学,除了要学习通识教育的课程,还要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生物学等课程。
药学专业毕业后,出路非常广。可以在药物的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鉴定、分析、药物制剂设计、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医药经营管理等领域发挥作用。他们可以担任科研人员,可以担任医院的药剂师,可以做医药的检测人员,也可以做医药的销售人员,还可以创业,组织一帮同学研发新药,或者做药的原料。
名师简介:
陈新滋,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香港浸会大学荣休校长。陈新滋教授积极参与和推动香港与内地的学术交流,在他的主持下,多所内地高等院校、香港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机构共同组建了一个开放性实验室-“手性科技开放实验室”,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手性科学研究的发展。2003-2007年陈新滋教授兼任中山大学药学院院长(首任),为中山大学药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临床医学丨中山大学教授郭德银:是与人打交道、治病救人的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是培养医学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临床医学是与人打交道、治病救人的专业,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临床医学专业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医学能力、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要有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人文素养是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医学能力要求学生悬壶救世、救死扶伤。
临床医学学习课程,一般大一学习基础课,之后进入基础医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比如解剖学、病理、组织胚胎、药理等相关学科的学习。基础阶段后,要有临床知识的学习,比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诊断、影像等学科知识的学习。
名师简介:
郭德银,教授、博导,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第六批领军人才。
学科专业:微生物学/病毒学、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研究方向:冠状病毒感染致病机制与免疫调控机理,病毒基因治疗与抗病毒药物筛选。
预防医学丨中山大学教授杨燕:预防消灭疾病,需要爱心满满的你
预防医学专业学什么?
预防医学是医科非常重要的分支,医学一般有三大分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预防医学主要研究的是预防和消灭一些影响疾病的发病因素,另外通过针对一些人群的特点,来研究在环境中可以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和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作用关系。最终通过国家制定出预防疾病的卫生策略和手段,从而预防疾病,消灭疾病,提高人口质量,延缓衰老,促进健康。
招生要求:
预防医学只招收理科生,推荐真正对医学有浓厚兴趣的高中生报考。报考这个专业的考生还需要有爱心和大局观,愿意奉献,有吃苦耐劳精神。此外,因为要与不同群体打交道,还需要有较强的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预防医学的学制一般为5年,要学习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和体现预防医学特色的课程。
就业方向:
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后就业范围非常广,最直接对口的就是去各级疾控部门,也可以去卫生监督所、食药监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职业病防治院,此外还可以去临床医院,或从事科研工作。
名师简介:
杨燕,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为营养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血栓性疾病,营养流行病学,血小板与巨核细胞病理生理基础研究。迄今,作为项目负责人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等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共8项,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以及多项校级学生科研项目以及教学改革项目等。
物理学丨中山大学教授何振辉:学换位思考,研究整个宇宙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的一门学科,小到基本粒子,大到整个宇宙。物理学包括经典物理,也包括以相对论为代表的近代物理。
物理学对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影响。物理学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思维方式是换位思考。物理学通过换位思考解决很多抽象的问题,地心说、日心说是在不同的参照系下去看,相对论是在不同的参照系下得出来的结论,爱因斯坦就利用了换位思考的方式,获得了里程碑式的发现。
物理学是很多工程和科学技术的基础,可以继续深造,也可以到相关学科进行研究、技术开发。
名师简介:
何振辉,199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1993年美国德州超导中心访问博士后,1998年德国洪堡学者。曾经从事高温超导、在弱信号测量、GMR传感器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先进热管理技术等方向的研究。作为技术负责人,从2004年开始至今,主持中山大学所参加的丁肇中教授领导的AMS大型国际合作项目——AMS轨迹探测器热控系统的研制。
主要研究方向:空间科学实验;两相回路热控系统及其应用;纳米信息功能薄膜;热管理材料。
农学丨中山大学教授谭金芳:到田间去,收获!
农学专业要求学生关注和了解国内外农业发展和农业科研情况,培养学生牢固掌握农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知识。农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注重锻炼学生实验室的动手能力和田间实践。
对学习农学专业有哪些建议?学生学习农学专业,一要做好规划、确立目标;而要重视实践、提高技能,农学是实践性很强,要到实践中去,要到田间去;三要塑造自己、提高素养。
农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到各级各类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农业管理、农业推广、农业种子公司等单位工作。
名师简介:
谭金芳,全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农村学科研究组组长,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协会常务理事、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精品课程《农田施肥原理与技术》课程负责人,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