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深圳商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定位“管未来”

稿件来源:深圳商报2018-12-23第A01版 作者:吴吉 编辑:郝俊 发布日期:2018-12-24 阅读量: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目前已设10个学院,未来将规划建设20个院系,重点布局医科和工科,目标是经过10年努力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传承中大办学传统的世界一流大学校区。记者22日从“中山大学第七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暨2018年度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深圳论坛”上获悉,中大深圳校区正在抓紧建设,一期工程预计2020年投入使用。

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出席了活动。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表示,中大现已拥有三校区五校园和十家附属医院。未来三年,中大要实现可比办学指标“再倍增”,力争稳居国内高校第一方阵;2021年,跻身我国进入世界一流的若干所大学之列;“双一流”建设首轮评估排名取得显著进步。在这个背景下,深圳校区的建设被寄予厚望。中山大学三个校区的定位各不相同,深圳校区的定位是“管未来”。深圳校区着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注重内地和港澳青年精英的融合培养。校区以医科和工科为主,拥有文理医工相对齐全的学科体系,拥有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具有综合性学科优势的世界一流大学校区。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位于光明区,总建筑面积230万平方米。2018年6月全面建设启动,第一批46万平方米预计将在2020年6月交付使用,而学生将在2021年全面迁至深圳校区。深圳校区的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8个学院已经招生,目前学生数量达到了4204人。农学院、生态学院也将招生。未来,还规划建设文学院、理学院、先进制造学院等,院系将达到20个,在校生人数达到2万人。

此外,中山大学“天琴计划”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的可研报告日前通过论证。这是广东省首个自主提出、自主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极大促进基础物理、天文学、宇宙学、材料学、控制理论和航空航天等学科的发展,也是深圳校区着力打造的一大科研平台。深圳校区还计划建设2至3个重大科技平台和空天技术研究院,服务创新型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原文链接:http://szsb.sznews.com/PC/layout/201812/23/node_A01.html#content_537231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