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中共广东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主动权,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筑牢意识形态安全“护城河”“防火墙”。这些重要论断,对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建设和管理除了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还必须做到“理直气壮”。
一、所谓“理直”,就是不能把经念歪
这个经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也包括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创新成果。“理直”就是要做到“把道理讲透、把学理讲清、把情理讲通”。
“把道理讲透”就是要求党的各级干部尤其是党的思想宣传部门,要善于向人民群众讲解党的政策方针和理论成果,让人民群众明白党的主张和政策初心。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扣党的创新理论,在战略高度上把握理论的时代定位,在阐释深度上钻研理论的准确内涵,在问题导向上增强理论的现实关怀。在现实工作中,必须把党的方针政策与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需求结合起来,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进行宣传,最终使其因理解而产生思想认同。
“把学理讲清”就是要求党的各级干部要学懂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理论。懂理论的前提是学习,既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又要务求钻深研透、入脑入心,真正掌握精髓、把握要义。只有理解理论的来龙去脉和思想特质,才能增强阐释和宣传的底气。只有拥有良好的理论素养,才能理性思考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积极适应新常态,从而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行家里手。对理论要学而研、研而用,才能在实践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深入浅出地表达党的理念主张,从而有效引导群众建立起理论认同。
“把情理讲通”就是要坚定人民立场,从人民出发,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对意识形态工作而言,就是要从人民的需求和期盼出发,回应问题,解疑释惑,让人民群众认识更清晰、心里更亮堂,激发心灵共鸣,从而增进对党的理论、政策、主张的情感认同。
二、所谓“气壮”,就是有底气、够大气、接地气
意识形态工作要“有底气”。这种底气来自于历史与实践的双重支撑。从党的历史角度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革命”为核心,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党情的意识形态理论,逐步形成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模式和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成为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联系在一起,推动党的各项事业有序推进。历史已然证明,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发挥着保驾护航的作用。从现实实践的视角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发挥着巩固主流舆论场、引领价值共识和弘扬正能量的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引领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意识形态工作要“够大气”。这就要求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部门和党员干部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意识形态工作不是一人之事,必须坚持“一盘棋”,形成“大合唱”。各级党组织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协调共进”的意识形态工作新格局。同时,党的各级干部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责任担当,从全局把握问题,努力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的各项事业发展联系起来、贯穿其中,以意识形态工作推动其他各项事业顺利发展。
意识形态工作要“接地气”。即意识形态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深入群众生活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使高深的学理返璞归真,使高层政策深入人心,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另一方面,要创新意识形态宣传手段,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传播等新技术手段,把握人民群众接受习惯的新变化,创新传播形式,用更加有效、管用、快捷的方式进行宣传,使意识形态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生活变化相适应,发挥价值引领、思想动员的作用。
有底气、够大气、接地气的意识形态工作态度,将形成有厚度、有高度、有温度的意识形态工作局面,为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发展奠定稳健的基石。
作者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06/30/content_7734522.htm?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