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党员做表率 助医院攀高峰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8-07-10第A08版 作者:曹斯 朱晓枫 编辑:徐津阳 发布日期:2018-07-10 阅读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强调切实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等,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近年来,全省卫生系统大力加强党建工作,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富有广东特色的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路径。当前,我省正在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5家“登峰单位”奋力发展,党建工作也各有特色、亮点纷呈。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登峰名院谈党建”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被誉为华南医疗的“龙头”,门诊量大,疑难危重的手术多。说起手术室,大家的印象往往是冰冷和忙碌的,医生们“戴着口罩和帽子,不知道谁是谁”,这是不少患者的共同困惑。

中山一院手术麻醉科党支部留意到这一点,便想到一个办法。7月1日,不少来做手术的患者发现,手术室里多了一些“蓝帽子”,帽子上写着麻醉医生的名字。无论是术前谈话还是术后复苏,他们都陪在身边,舒缓患者的情绪。这让患者感到安心多了。

这些为患者着想并改善服务的点点滴滴,是中山一院不断推动党的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实践的缩影。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说,作为广东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单位”之一,医院在强调业务的同时,也一直在着力探索一条具有中山一院精神的党建工作新路。

医生名字写上“蓝帽子”

手术患者不慌了

在中山一院手术室,有几名特别的“蓝帽子”。他们将名字写在帽子上,术前术后特意陪伴在患者身边。原来,他们都是手术麻醉支部的党员。

中山一院手术麻醉二支部书记黄雄庆介绍,自从手术麻醉科支部开展党员“亮身份做表率”活动以来,他们便想到了这样的“自我介绍”方法,以缓解患者术前术后的不安情绪。

“‘蓝帽子’是一种身份标识,我们的荣誉感也提升了不少,可以更积极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中山一院手术麻醉一支部书记杨璐说。

“一切为了患者,为了一切患者,为了患者一切,这是我们的宗旨和方向。”肖海鹏说,在攀登医学高峰的征程中,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是医院始终不变的奋斗目标。

肖海鹏介绍,中大医科的一代宗师、著名医学教育家柯麟便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在临床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帕金森斗士”刘焯霖教授,身后将全部积蓄捐出用于资助医学发展的叶任高、李幼姬教授夫妇,30年坚守急诊一线的全国“最美医生”詹红等一代代中山医人,则把“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不断传承。

支部建在专科上

援疆援藏医疗队也有党支部

作为一个业务量庞大的医疗单位,如何做好党建工作?中山一院通过“强基层”夯实基层党组织大堡垒,采取“支部建在专科”的方式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

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介绍,医院现有党员2428人,党支部87个,党总支12个。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医院党委围绕“强基层”工作目标,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去的鲜明导向,把党建重心下移。医院党委还按照“把支部建在专科上”工作思路,对全院党支部架构进行优化调整,党组织数量从原来3个党总支49个党支部调整为12个党总支87个党支部,党员数量由原来平均每个支部50人优化为27人,实现党建工作对科室的全覆盖。

中山一院党委还把这一工作思路延伸到团队建设上,在医疗、科研团队上建立党支部、在医院派出的援疆援藏医疗队成立临时党支部,由威望高、政治强和业务精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促进党组织在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方面发挥作用。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中山一院党委推动党建工作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一方面,发挥大医院带动作用,以送医疗、技术、管理为抓手,对全国500多家基层医院进行远程医疗服务、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引导党员在公益服务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近年来先后组织20多支国家医疗队200多位专家到新疆、西藏、贵州等省(区)开展巡回医疗,总诊疗量达5万多人次,率先组建医疗队参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灾难性救援,在这些艰巨任务中党员都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书记谈

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

把优秀学术带头人培养成党建带头人

南方日报:医院作为重视业务的单位,如何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骆腾:“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是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高的重要抓手。医院党委致力于把优秀“学术带头人”培养成为“党建带头人”,把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培养成为优秀“学术带头人”。目前,全院临床科室53名支部书记100%拥有高级职称,其中正高占了75%,支部书记是所在领域的学术骨干,其中绝大部分的党支部书记兼任了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医院还实行党委委员分工联系支部工作制度,持续吸收优秀的青年骨干加入党组织,近3年新增75名高层次人才作为党组织培养和发展对象。

南方日报:《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切实加强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中山一院有哪些措施?

骆腾:医院党委实施“人才强院”战略,2018年是医院的“人才年”,旨在推动医院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医院制定了人才政策,坚持“引育并重”,院长、书记亲自主抓人才引进,院领导分别带队到美国、欧洲、澳洲和新加坡等地的知名高校招聘医学人才。医院也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国际知名教育机构开展联合培养项目,目前正在出国进修或科研合作有100多人。肖海鹏教授领衔的临床医学教师团队被评为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针对高端人才及团队,实施“五个五”“三个三”团队及个人支持工程,针对青年人才,实施柯麟新锐计划、柯麟新星计划和柯麟新苗计划,目前已有21个优秀团队、5名高端人才和106名青年人才受到资助。

原文链接: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07/10/content_7736874.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