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记者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悉,该院将把眼科多模态人工智能诊断系统推广至广东65家基层医院。它将帮助基层医生快速筛查疾病,辅助规范医生诊疗行为,减少医生误诊率和漏诊率,进一步提高基层眼科医生服务能力。
数据显示,眼科疾病已成为排在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同时,就广东情况而言,目前仍存在眼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眼科人才短缺等问题。很多眼病患者因无法得到及时诊疗,错过治疗最佳时间,最终导致失明。
如何提高基层眼科医生服务能力?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林浩添提出了人工智能眼科医生的方案。
他介绍,人工智能诊疗系统将向广东65家基层医院免费开放,基层医务人员可利用移动客户端软件将相关影像材料上传至“眼科云”系统,形成覆盖各级医疗结构的远程人工智能诊断体系。在医疗大数据的加持下,系统会自动给出诊断报告,协助基层医生进行诊疗。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袁进表示,AI系统不仅可对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疾病展开快速筛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对医生诊疗行为进行辅助规范,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更好地提高基层眼科服务能力。
未来人工智能诊断系统不仅“扎根”基层,做好眼部疾病诊断,而且还能“连线”省城大专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附属眼科医院副院长陈伟蓉表示,若基层医生与AI系统诊断结果相悖,眼科医院医生将会介入诊疗过程,组织专家会诊,并在24小时之内反馈给基层医生,同时把正确结果输入AI诊断系统,进一步提升诊断正确率。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06/21/content_77323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