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山大学苏薇薇教授团队开发的广东道地中药材红珠胶囊成果与化州化橘红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完成对接,以2000万元的价格实施成果转化。这是中大建校以来单个专利转让金额最大的成果转化项目签约。昨日,双方签订创新药物红珠胶囊成果转化合作协议。
从明清就作为贡品的化州橘红一直是岭南著名的止咳药材,但一直没有现代制剂。现在,中山大学科研团队实现了零的突破。
苏薇薇说,这一转化成果是在研究过程中延长产业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创新药物有别于传统上将化橘红作为中药材的方式,它运用现代药物研究方式成为唯一将化橘红制作成胶囊的产品,且是目前唯一可以同时止咳化痰的现代制剂,还可替代被广为诟病的中枢镇咳药物,解决止咳药成瘾的难题。该胶囊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重症呼吸衰竭综合症等,均具有显著的药效,与目前上市的同类药物比较,具有疗效更优,副作用小的特点。
她介绍,目前该胶囊已完成三期A临床试验,适应人群包括儿童、成年人、老年人,并期望于2019年年底投放市场。为将适用人群从成年人群体扩大至儿童与老年人群体,红珠胶囊体积小于普通胶囊体积。考虑到低龄儿童服用药物颗粒的困难,苏薇薇团队将该创新药物制作成可以用于饮用的合剂,并改善药物味道使儿童在服用时有愉悦感。
作为中山大学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人才,2000年以来,苏薇薇团队一直致力于广东道地中药材化州化橘红的系统研究。其科研成果曾数次获得广东省科学进步一等奖,以及其他国家和省市科技奖励和多项国家专利奖。
化州化橘红药材发展有限公司余剑军总裁表示,红珠胶囊的生产将需要大量的化橘红,公司拥有的1万余亩生产地在难以满足生产原料化橘红的情况下需要发动百姓种植,每种植50-100棵化橘红,每年将有几万元的收入,如此一来将至少可以带动周边6000户农名脱贫致富。
签约仪式上,中山大学承诺将全力支持苏薇薇教授团队与化州化橘红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实现中药五类新药红珠胶囊的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服务于民生健康和粤西北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