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团队首创世界“无缺血”肝移植手术,破解了器官移植的世纪难题,去年7月至今已成功开展了包括香港籍患者在内的数十例“无缺血”肝移植。记者25日从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获悉,世界上最大的移植中心之一、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移植中心主任罗伯特.波特(Robert J. Porte)教授率团队近日亦前来“取经”,双方更签订协议,将开展国际合作,把“无缺血”技术和理念推向全球各地。波特称:“中国器官移植技术已从国际先进水平的跟随、效仿者,走到了国际舞台的中央
全程观摩学习了两台“无缺血”肝移植手术后,波特对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的医疗技术水平赞嘆不已:“你们的手术太精彩了!”他表示,“在网上看到这种手术的报道跟现场观摩看到完全不一样,经过四天的实地考察,感觉印象更加深刻,带来的冲击更加震撼。”
外科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波特表示,荷兰具有非常先进的医疗技术,亦有非常长久的器官移植歷史。此次访问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通过观摩学习,波特团队对何晓顺团队首创的“无缺血”肝移植技术印象非常深刻,希望尽快建立荷兰团队跟广州团队进行紧密合作,将这个技术更好地向全世界推广。
来访期间,波特代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移植中心与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外科领域特别是器官移植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为把“无缺血”技术和理念推向全球作出努力。
向肝脏以外器官移植推广
中国工程院王学浩院士认为,“这项新技术可延伸至其他器官移植上,有望重构器官移植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将该学科的发展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何晓顺透露,中山一院在近期将把“无缺血”技术应用于肾脏移植,首次将该技术肝脏移植以外的器官移植方面,未来还将应用于心脏和胰腺等移植,相信通过“无缺血”的技术,病人的预后会有更大的改善,真正实现器官从“冷移植”时代到“热移植”时代的转变。
世界移植学会前任主席弗朗西斯.德尔蒙尼克(Francis Delmonico)表示,以“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与新标准不断涌现,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的焦点。中国器官移植正大踏步地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将为世界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一技术和理念的革新,将推动中国器官移植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可能。
原文链接:http://news.takungpao.com/paper/q/2018/0326/3555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