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都市报】首期“一带一路”国际职业汉语培训示范班结业

稿件来源:南方都市报2018-01-21第AA05版 作者:贺蓓 编辑:徐津阳 发布日期:2018-01-22 阅读量:

1月20日,为期6个月的首期“一带一路”国际职业汉语培训示范班结业。首期示范班来自3 2个国家5 6名汉语“零基础”学员顺利结业,超八成学员考核优秀。这也是全国首次有针对性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资企业的外籍员工进行职业汉语培训。会上获悉,今后的国际职业汉语培训项目将主打三个月的短期培训模式。

学员来自32个国家,以“沉浸式”教学为特色

2017年8月1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职业汉语培训首期示范班正式开班,并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举行了开班仪式。来自安哥拉、孟加拉等32个国家的56名汉语“零基础”学员参与。

任课老师介绍,国际职业汉语培训并不计划将学员培养成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中国通”,而只是对他即将回国服务的中资企业和机构所从事的具体工作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定制的“职业汉语”专门训练。

中山大学是本次职业汉语培训示范班主办方,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国际职业汉语教学团队的发起人与总负责人李炜说,首期示范班成功开创以“沉浸式”教学为特色,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大量操练和扩展训练,保证学员充分掌握并会运用所学内容,保证学生收获实实在在的职业汉语能力。

据介绍,首期示范班师生也是“新丝路云平台”第一批使用者,学员可以在平台上选择课程、预习、复习、提交作业、测试等,任课教师可在平台上开设课程、上传课件、批改作业、点名、组织讨论等,平台系统会为每一位学员提供智能的学习情况分析,任课教师可根据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授课内容,学员也可根据成绩和学习情况调整学习重点,真正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无纸化教学。“这也是国内汉语国际教育界的首例。”李炜说。

哪里有中资企业,培训就要走到哪里

2017年8月13日,以李炜为成果第一完成人的“国际职业汉语培训及评估标准体系”通过了教育部科技成果评审,成为了2017年内唯一一个通过该评审的科技成果,也是迄今为止国内语言学领域第一个通过该评审的科技成果。

首期示范班是全面使用该标准体系的首个教学班,加上“沉浸式”的全汉语环境教学方法和“云平台”的使用,93%学员通过各项结业考核,超80%的学员获得考核优秀,他们都已能使用汉语进行交流。

按李炜的设想,国际职业汉语培训必须走出去,哪里有中资企业和商务机构,国际职业汉语培训就要走到哪里。团队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职业汉语的影响力。

他介绍,今后的国际职业汉语培训项目将主打三个月的短期培训模式,真正做到个性化、专业指向性强的职业汉语培训。“接下来要把‘国际职业汉语培训及评估标准体系’和云平台建设做到定制化、精细化、精准化。”他还表示,接下来或将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国际职业汉语培训大学联盟。

李炜说,在适当的时候,国际职业汉语也将有自己的等级培训和认证,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以及学业学历评价。国际职业汉语将以更标准化更专业化的形象,架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沟通与合作之桥。

原文链接: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8-01/21/content_5110.htm#article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