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霍英東基金會的支持下,中山大學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就醫療科研和學術交流方面開展夥伴合作關係,並於日前在香港舉行慶祝活動和捐贈簽約儀式,集中在神經科學、癌症、糖尿病和傳染病領域研究的科研合作,安排兩校研究生進行研究和學術交流,為我們的社區和全球醫療研究作出更大貢獻。
澳門霍英東基金會主席霍震寰、澳門科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院長和2014年度格樂士和平獎得獎者霍文遜醫生、UBC校長小野三太教授、中山大學副校長兼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肖海鵬教授、UBC醫學院教育執行副院長黃耀明教授和中山醫學院常務副院長匡銘教授等,出席和主持當日的慶祝活動和捐款簽約儀式。期間,中山大學和UBC簽署兩校合作協議,澳門霍英東基金會亦分別與中山大學和UBC簽署合作協議,締結三方合作的新里程。根據有關協議,中山大學和UBC將加強兩所高校在未來3年的初期階段,在神經科學、癌症、糖尿病和傳染病等領域加強科研究合作,期間每年分別在中山大學和UBC舉行相關的學術研討會,首場研討會將於明年3月在中山大學舉行,主題涉及神經科學研究。此外,由明年開始,兩校將會每年交換4名研究生進行為期3個月的學習研究,促進兩校間的研究和學術交流。
澳門霍英東基金會主席霍震寰在致辭時指出,澳門霍英東基金會是他已故父親霍英東創立的慈善基金會之一,過去40年來,一直支持教育、醫療、體育、文化和其他慈善事業的發展,主要是協助中國改革開放期間迅速現代化和滿足各種發展需求。霍震寰表示,我們越來越重視合作交流對科學發展的意義和補充作用,當中的關鍵點並非純粹校舍和設施建設,而是國際間和院校間的學術和研究合作交流。他相信中山大學和UBC的首階段合作,將為今後在更廣泛的醫學領域開展進一步合作提供機遇。
他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國的目標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通過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可拉近與世界的距離,匯聚不同的人才,進一步造福人類。
UBC校長小野三太校長指出,澳門霍英東基金會的捐贈,推動UBC和中山大學之間的學術夥伴關係,有助兩校在未來3年間推動神經科學、癌症、糖尿病和傳染病方面的研究,並促進兩校學生間的研究交流。這種夥伴關係還使我們社區和世界各地的家庭和個人福祉產生巨大的影響。
中山大學副校長兼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肖海鵬教授表示,中山大學與UBC的合作歷史可以追溯到1981年所簽署的大學一級諒解備忘錄,在隨後的幾十年中,兩校採取了多種合作形式,涵蓋了各種學術和研究領域;而在澳門霍英東基金會的支持下,兩校的夥伴關係已達到歷史新高度。
原文链接: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71215/PDF/b10_scree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