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两大区域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将与“雄安新区”形成“一南一北”两套新的区域发展试验方案,其未来景象都是值得期待的。
目前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九个城市,加上港澳两地的经济数据如何媲美世界其他三大著名湾区。其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本身就是“锦上添花”,其经济发展的乐观性是很确定的。但如果粤港澳大湾区只是简单地“优化”目标,显然会低估这个国家级战略给我们带来的想像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意义至少有三个层面。
第一层:经济意义
第一,有利于做大做强广东经济,拓展港澳经济发展空间。众所周知,珠三角製造业在国内甚至全球的影响力,一大部分归功于香港的产业转移和直接投资。珠三角製造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在逐渐转型升级,传统的单纯借助外力进行简单的产品生产时代已经过去。珠三角地区正处于製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的中级阶段,需要与港澳地区联动,才能获得更多的优化发展机会。
而港澳两地仍面临土地不足、人口密集、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和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等主要问题。因此,港澳地区如果局限于本地市场和人才,持续竞争力将无可避免走低。与新加坡、迪拜、芬兰等微小经济体不一样,港澳地区最大、最核心、最不可被替代的竞争优势就是背靠内地市场。因此,通过与珠三角的更紧密合作拓展内地市场,是港澳地区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不二法门。
第二,有利于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辐射带动功能。广东一直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外向型经济建设的桥头堡,可以发挥综合性的区域辐射作用。
首先就是可以辐射珠三角周边的粤东西北等欠发达地区,通过联合产业园、经济飞地、姊妹城市联盟等模式,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其次可以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地区,在“9+2”经贸合作论坛的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为泛珠三角其他省份提供了集聚经济和资讯的平台,能进一步增强跨省份经贸合作的效果。最后是引领内地企业走出去,率先对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地之一,在一批央企在海丝沿线布局港口码头公路的同时,很多广东民营企业已经积极在东南亚国家投资设厂,粤港澳大湾区将在境外工业园区建设和运营、旅游医疗教育合作、金融和专业服务业投资方面具有厚实的基础和比较优势。
第三,有利于彰显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的改革创新引领作用。国家在“十三五”期间的重点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助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粤港澳大湾区无论在营商环境还是产业基础上,都具备引领全国的能力。特别是香港和澳门作为国际化、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全球城市”,能为国家服务业发展提供多样性的先进经验;珠三角作为多样化的传统製造业集聚基地和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在製造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培育上可提供更多更快的资讯。如目前处于雏形的香港─深圳─东莞三地协同形成的“人工智慧产业”,将有可能成为全国创新型经济建设的标本。
第四,有利于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试点加快对标国际,提升中国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议题提出之前,2015年广东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已经挂牌。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标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以开放倒逼改革,塑造国际化、市场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粤港澳三地进一步扩大开放,汇聚全球更多的创新要素资源,有利于打造更高水准的国际经贸和科技合作新平台。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通过城市群规划建设,可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共用,达到“1+1+1>3”的效果。未来城市的国际竞争力之争,将是城市群实力之争。
第二层:社会意义
开放、包容、创新、共用、协同是湾区经济的重要要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个核心是打造优质生活圈,“民心相通”尤为重要。粤港澳三地市民同宗同源,风俗语言相通,民间往来一直频繁。但是,目前港澳地区社会民间层面对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社会价值认识不够,部分港澳居民在观念和理念上对三地的进一步深化合作存在疑虑,担心在区域协同整合中失去自身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社会意义,就体现在通过通关、社保、医疗、教育、休闲生活等制度安排,让三地市民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祉。
第三层:政治意义
在市场经济方面,粤港澳三地传统的“前店后厂”局限显现,然而CEPA推行效果亦不理想,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也处于刚起步阶段。粤港澳三地深度合作的最大障碍仍是“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体系”问题。粤港澳三地制度属于平行主体,事权有限,很多具体政策需要国家有关部门授权,以往的合作机制难以发挥有效的协调功能。
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难度较世界三大著名湾区高。当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以国家发改委作为牵头单位,发挥其引领和推动作用,有利于协调好粤港澳三地内多中心城市的定位、分工和矛盾。“一国两制”践行20年,开始进入深水区。而粤港澳合作又有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基础。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最后一个重要意义就体现在:成功构建“一国两制”下区域协同发展的世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