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中青在线】中山大学西藏昌都送光明 眼科专家让“听不清的他一定要看得见”

稿件来源:中青在线2017-05-30 作者:林洁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7-05-31 阅读量:

中青在线昌都5月30日电 第一次见到西热巴觉的时候,他在副校长夏海才和班主任旦增曲达的陪同下,慢慢被拆下术后护理纱布。14年来,患有先天性视力和听力障碍的他,第一次看见了家乡昌都的蓝天。

5月24日至29日,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组建的光明行医疗队,到西藏昌都开展第二期精准医疗扶贫光明行公益活动(以下简称“光明行”)。13名白内障、眼底病、视光学专家为当地农牧民义诊检查,并为中小学生进行医学验光。西热巴觉就是这次“光明行”的受益者之一。

西热巴觉从小视力就不好,家里人一直以为是近视的问题。听说广州的眼科专家要来昌都义诊,25日一早,就读于西藏昌都特殊教育学校的他,便跟随老师来参加“光明行”视光组验配镜活动。但在验光过程中,中山眼科中心验光师卢金华医生发现巴觉是白内障患者。

“他已经听得不是很清楚,希望一定要看得见!”昌都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泽巴卓嘎坚定地说。中山眼科中心医疗队,在详细了解巴觉的情况后,迅速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然而,未成年人的手术需要父母签字,西热巴觉的父母正远在200多公里以外的山上挖虫草,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回来。

“我们还有6个孩子,全家一年的收入几乎全指望这一个月的虫草了。”西热巴觉爸爸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个挣扎于贫困与疾病之间的家庭的无奈。据了解,普通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手术费平均为4000至8000元,先天性白内障手术费都要超过10000元,“如果是自费,无论如何我们都是负担不起的”。

“机不可失!”在与家长电话沟通确认后,特殊学校校长、卫计局领导和医院领导决定共同签字确认。28日,中山眼科中心防盲办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黄文勇亲自操刀为西热巴觉进行了白内障义诊手术。

青藏高原成世界上失明率最高的地区之一,且大多数失明者由白内障引起。相关调查显示,西藏白内障发病率比我国其他地区(相同年龄和性别人口的白内障发病率)高出约60%。在昌都,由于高海拔强烈的紫外线,不只是老年性白内障高发,不少青壮年,甚至是小孩子也患有严重白内障。

11岁的的土登赤烈是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已经在模糊的世界里生活了3、4年,父母一直想去内地为土登赤烈做手术,但苦于没钱治疗。这一次医疗队的义诊,也为他送去了光明的希望。26日,经过中山眼科中心义诊医疗队的筛查和术前检查后,中心医疗队刘斌医生为土登赤烈免费做了白内障义诊手术。第二天,父亲带着洁白的哈达来到了复查门诊室,原本害羞不爱笑的土登赤烈终于开心地笑了。

据了解,这次赴昌都开展光明行义诊活动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医疗队是一支经验十分丰富的队伍,医疗队中的大部分成员都参加过青海玉树、云南凤庆、西藏林芝等义诊活动以及南太平洋援外医疗等医疗服务工作。但是,在海拔超过3200米的昌都,医疗队中,还是有很多队员出现了乏力、头疼、头晕和口唇发紫等高原反应症状。

“多坚持一会,就可能多帮助一个人。”医疗队专家黄圣松告诉记者,中山眼科中心的医生们每天都要连续进行上百场手术,最多的一天,两名教授就完成了175场手术。“实在撑不住了,就吸一两口氧气,缓一缓再战斗。”黄圣松说。

除了高原反应,语言不通是光明行开展最为困难的事情。为此,团昌都市委安排了护理志愿者参与到光明行义诊活动中。记者在昌都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的墙上,看到了一张手写的藏汉语表达对照表,上面写着“往上看”、“往下看”、“看灯”、“睁眼”、“闭眼”、“左眼”、“右眼”等藏语词汇的汉语音译。“这是为了缓解手术患者紧张害怕的心情,也可以让手术更加顺利。”黄圣松解释到。

据悉,2017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西藏昌都光明行医疗队,共为500余名昌都农牧民进行了义诊检查,赠送眼科药品万余元;完成了高质量白内障义诊手术121台,为昌都困难群众节省手术费50余万元;为昌都市的眼科医生、护士们进行了专业的眼科临床培训和手把手帮教;为昌都7所中小学的青少年以及老师进行了医学验光,并赠送价值10万余元中大视光处方眼镜123副。

原文链接: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7-05/30/content_16131134.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