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中国已设立的4个自贸试验区的8个片区实践成效如何?专家调研显示,广东自贸区的南沙片区因其率先推出的“单一窗口”、“互联网+易通关”、“智检口岸”等多项改革创新成果,形成南沙“智慧口岸”品牌效应,贸易便利化程度在8个片区中排名第一。
广东自贸区投资便利化指数增四成
5月17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简称“研究院”)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16-2017)》暨“2016-2017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分别简称为“蓝皮书”和“制度创新指数”)。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符正平教授主持新闻发布会。此次活动是研究院继2016年后,第二次综合评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效,并发布相关研究成果。
研究认为,自贸试验区明显促进营商环境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如以前开办企业要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但自贸区经过各种制度创新改革,新办企业电子证照卡最短只要三天就能拿到,大大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港区进出口货物物流过去需要三天,现在仅需一天,货物验放周期由2-3天压缩到仅需15分钟,企业物流成本下降高达70%。中大自贸区综合研究院认为,自贸试验区已率先打造成为“营商环境高地”。
据统计,上海自贸区自挂牌至2017年2月,累计新设企业44018户,超过挂牌前20多年的总和。上海自贸区以浦东新区1/10的面积,创造了浦东新区3/4的生产总值;以上海市1/50的面积,创造了上海市1/4的生产总值。
广东自贸区挂牌两年来,吸引外资大幅增多。2016年1-11月,区内新批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项目)3488个,合同外资499.9亿美元,增长1.4倍,占全省比重达63.1%;实际利用外资44.6亿美元,增长76%,占全省比重20.8%。与挂牌前相比,投资便利化指数增长42.1%。
上海总分第一南沙贸易便利最优
17日该研究院发布的“制度创新指数”中,一级指标包括“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化建设”,其中涵盖了19个二级指标和59个三级指标,对自贸试验区当前的制度创新成效进行系统性、深层次和多视角的考察。
最终的总指数排名分别为上海、前海、南沙、厦门、天津、横琴、福州、平潭。在分指数排名中,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排名前三分别为前海、上海、横琴;在金融创新方面,排名前三为上海、前海、天津;在投资便利化方面,前海、上海、横琴位列前三;贸易便利化方面,排名前三为南沙、上海、前海;法治化方面,前海、厦门、上海排名最前。
研究院认为,虽然总指数方面南沙位列季军,但分指数方面,南沙仍有进步空间。前海片区则势头强劲,如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两年来,注册企业超过13万家,包括100家世界500强企业,合同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达到547.7亿美元和38亿美元。
据了解,国务院今年正式印发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的《总体方案》,在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