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古籍脱酸及加固技术装置协同创新研究”项目在穗启动 攻克“酸化危机” 抢救古籍“生命”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7-03-03 A11 作者:宣传部 编辑:彭楚裔 发布日期:2017-03-05 阅读量:

记者/姚瑶 实习生/陈晓绚

3月2日,中山大学举办“古籍脱酸及加固技术装置协同创新研究”项目启动会,来自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专家将在未来两年协同创新,研究如何延长文献寿命。

“我们有一批民国时期文献PH值小于4.5,以之为例,若不设法有效脱酸,文献将一碰即碎,100年后可能不复存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保护组组长田周玲介绍。古籍酸化是纸张老化变质的主要原因,体现为纸张变脆、颜色发黄,不利于文献的保护利用。而目前国际上主要的脱酸工艺,能短期内有效提高PH值,但重新酸化的速度快,存在不持久的难点。

为抢救古籍“生命”,该项目由中大和《广州大典》研究中心牵头,复旦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协同,共计1000万元经费,预计到2018年底完成。三家单位优势互补,中大着重纸张加固方法、加固工艺和设备产业化的研发,复旦研究整本古籍脱酸工艺的关键技术,中国国家图书馆则侧重无水液相脱酸方法的关键技术研究。

此外,该项目将有助于《广州大典》二期的编纂。《广州大典》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研究原始文献的保护抢救与再生文献是并重的。《广州大典》第二期将把原文献的保护与再生、影印、出版结合起来。

原文连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7-03/03/content_7622141.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