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从事长臂猿野外研究近十年的中山大学教授范朋飞第一次穿上了西装,宣布长臂猿科新物种“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命名。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唯一一种类人猿,也意味着人类又一种灵长类近亲被确认。
长臂猿是一类小型类人猿,其中白眉长臂猿属原来有西白眉长臂猿和东白眉长臂猿2个物种。2007年,范朋飞及其团队开始关注和研究我国的白眉长臂猿,发现与之前确认的两种白眉长臂猿在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随后范朋飞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蒋学龙研究员、何锴博士及国际上的长臂猿专家开始合作研究。综合外部形态、牙齿和分子遗传学证据,确定我国的白眉长臂猿是一个新物种。由于该物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高黎贡山地区,命名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见图,赵超摄)。
“其种群数量不容乐观,现有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分布区非常狭小,仅在3县区有分布,种群数量不足200只,且呈现出明显的片断化分布。”蒋学龙告诉记者,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标准,建议将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评估为“濒危”等级。
不过,蒋学龙认为中国现有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种群还是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作为长臂猿一个新物种,它享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地位,在法律上得到保护;其次,有近50%的种群栖息在高黎贡山等自然保护区,这些种群在自然保护区能得到有效保护。”
原文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01/13/nw.D110000renmrb_20170113_4-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