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改革创新实现全方位多领域突破(节选)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7-01-06第A06版 作者:陈熊海 张玮 编辑:郝俊 发布日期:2017-01-06 阅读量:

1月5日,广东省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组织召开制度创新成果发布会暨复制推广新一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政策通报会。

记者在会上获悉,在前期已落地实施102项制度创新举措的基础上,去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又形成了106项改革创新举措,在累计推出的208项制度创新成果中,全国首创或领先达67项,37项全省复制推广。这意味着,近一年来该片区改革创新成果实现全方位、多领域的重大突破,不仅创新数量高,创新质量也达到高标准。

“前海蛇口片区在制度创新方面与上海自贸区同属第一方阵,在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综合评价中位居全国榜首。”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曾发布了“2015—2016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该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符正平表示,前海具有三区叠加优势,毗邻香港特区则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的最大优势,片区可进一步通过制度创新谋划深港合作,把这篇文章做好。

当日,广东省自贸办副主任马行裕到会指导,深圳市经信委、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市市场监管委、深圳市国税局、深圳市地税局、深圳海事局7家单位先后介绍了所在行业领域的制度创新情况和新一批改革试点经验落实情况,招商局集团等150余家企业和机构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制度创新成片区发展引擎

制度创新让入驻企业获得感不断提升。“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制度创新来看,政府并没有把自己定位为管理的职能,而是服务的职能,片区制度创新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流于形式,每一项都是针对企业的具体举措,企业都能实实在在享受、利用到,都是在给企业解决日常运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出发点也是为企业服务,创造便利条件。”天弘基金投资总监黄静说。

香港贸易发展局深圳代表曾沂靖也认为,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如何生存?制度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的监管和服务。“制度创新在于降低成本、完善监管,降低各种门槛,提高效率。”曾沂靖认为,政府的高效监管和服务对企业来说很重要。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很多企业的商业、供应链模式发生了变化,没有效率很难继续下去,而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制度创新很大一方面就是提高效率,政府监管效率、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效率大幅度提高,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是传统行业都需要,“比如服装,现在也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快速反应,涉及到对外采购和出口,需要一个很高的效率”。

曾沂靖还表示,监管的目的是为企业更好地服务,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很多制度创新不仅仅是政策创新,更多的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创新,“比如前海卡兼容深圳通和八达通,未来还要集成公共服务,大量的创新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创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而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组织的第三方评估也显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在制度创新方面与上海自贸区同属第一方阵,在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综合评价中位居全国榜首。

制度创新也促进了片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2016年主要经济指标大幅超出年初设定目标,全年片区新注册企业53088家,累计注册企业124560家,注册资本68547亿元,均高居全国各自贸区第一。据前海管理局初步估算,2016年,片区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1410亿元,同比增长38%,超额完成12%;税收收入达到270亿元,同比增长55%,超额完成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70亿元,同比增长38%,完成年初设定目标;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537亿美元和38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和70%,超额完成76%和52%,分别位居全国各自贸区第一和第二位。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作为深圳乃至珠三角区域最核心、最浓缩的引擎作用不断凸显。

声音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符正平:

前海制度创新全国一流应对接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

“去年我们对全国4个自贸区8个片区的制度创新进行了第三方评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和上海自贸区处在第一方阵,整体分值都很高。”1月5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符正平说。该研究院在自贸区实践一周年之际曾发布了“2015—2016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其中,上海、深圳前海和天津分别位列自贸区制度创新指数总体得分三甲。

据记者了解,该指数侧重于制度创新的考察,而不是经济总量的测评,围绕“贸易便利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金融制度创新”“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四大领域开展三级指标体系设计、数据收集整理和评价指数测度工作,从系统性、深层次和多视角地评估各个自贸区的实际成效。

符正平表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相关领域排在全国第一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职能转变,尤其是在事中事后监管、法定机构等方面,还包括大数据的信用体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借鉴香港的仲裁规则等都在全国前列;另一个则是投资管理体制,包括负面清单加准入型国民待遇的外商投资制度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吸引了很多香港企业和外资企业。另外,金融创新、贸易便利化的排名也靠前。

对于中央要求自贸区对照最高标准、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的要求,符正平认为,自贸区应对接最新国际标准,对接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最核心的包括TPP、TTIP等新的贸易投资规则,需要自贸区去研究、应对,这和以前的贸易规则会有差别。“自贸区要先行先试,无论国际形势怎么变化,作为投资贸易大国,我们都需要去研究最新的投资规则、贸易规则,只有研究清楚了,才能创造自己的规则,同时也可能创造自己的中国标准。”

和其他自贸区相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如何发挥制度创新的独有优势?符正平认为,自贸区最核心的特点在于制度创新,前海具有三区叠加的优势,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的最大优势就是临近香港,与香港合作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任务,可以借鉴香港特区成熟的高标准贸易规则。“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在深港合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外资中一大部分是港资,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方面都取得了很多成果。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希望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一步通过制度创新谋划深港合作,把这篇文章做好。”

同时,他建议自贸区要打造新的业态,在服务业上既有传统服务业,也有新兴的科技服务业、未来产业,这也是先行先试的示范效应,承载着转型升级的任务,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按照以往的道路无法走通,而这给了自贸区更大的压力和动力去进行制度创新。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7-01/06/content_7611325.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