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当一双双拿惯手术刀、握惯注射器等医疗器械的手,捧起摄像机,自编、自导、自演身边真实发生的医院故事,医患之情更温暖。日前,“我们的价值观”——第二届广东医生微电影大赛颁奖活动在广州珠岛会堂隆重举行,1000余名医务人员代表和社会各界代表现场感受广东医生“为自己代言”。
展现广东医生精神力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首部原创微电影《初心》,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版的熊顿的故事,但是却有了不同的故事结局。
2011年,花季少女阳大梅突然被诊断患有恶性淋巴瘤。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全球增长最迅速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中国常见的十大肿瘤之一。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每年新发淋巴瘤患者约8.4万人,死亡人数超过4.7万。
阳大梅罹患NK/T细胞淋巴瘤,就诊时已是疾病晚期,并且伴有肠道穿孔、高热,生活无法自理。中山肿瘤防治中心的黄慧强教授团队对患者不抛弃、不放弃,经过组织内科、外科等多学科的多次会诊,以高超的医疗水平和无私的人文关爱使患者获得治愈,并重新回归社会,创造了晚期NK/T细胞淋巴瘤治疗的奇迹。
在这部微电影中,人们看到“广东医生”的精神力量,共同谱写一曲医患携手,共同抗争癌魔的生命之歌。
病床当起拍摄轨道车
《医路》是南方医院的首部微电影,从筹划到成片历时300多天,剧本修改30多次,全院共有400多人参与其中,讲述了一个医二代的传承故事。
有意思的是,在医院放疗科实地拍摄时,有一场戏是主演在走廊激动狂奔的画面,“医一代”妈妈毕竟不是专业演员,要么跑得太快,要么跑太慢镜头不达标,摄影轨道“应付不了”实际医生速度。怎么办?医生们想到一招找个病床当轨道车!
最终,一个带轮子的病床,前面站两个人负责牵拉和控制方向,后面两个人负责助推提供动力。一台人力轨道车呼之欲出。随着导演一声令下,大家互相配合一起奔跑,结果画面竟然好得出奇!
微电影一周点击300万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是全国第一个开展省级行业微电影大赛的,由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局联合主办,由省卫计系统政研会承办,至今第二届。本届共征集到来自全省18个地市、70多家卫生计生机构报送的微电影作品101部。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生死拯救、疾病防控、医患关系、心理健康等诸多领域。经过评审委员会的初评和终评,共评选出特别奖2部、一等奖5部、二等奖10部、三等奖35部、优秀奖49部、最佳单项奖7部、优秀组织奖13个。
由于微电影全部出自医务人员之手,他们带着“我为自己代言”的勇气,自编、自导、自演,本色演绎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借助独特的视角,艺术的表达手段,真实再现了卫生计生工作者在本职岗位上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感人故事,有的作品一周的网络点击量就高达近300万。
部分作品还参与了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大赛,从720多部影片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优秀奖3个,占全部奖项的三分之一。
原文链接:news.21cn.com/caiji/roll1/a/2017/0104/04/318427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