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广州日报】中大老师美画 助力节气申遗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第A03版 作者:记者申卉 编辑:卢旖维 发布日期:2016-12-05 阅读量:

“我为国画配的散文诗,有不少写的是广州的寻常生活,我希望在寻常生活中去发现美,希望和这座城市一起慢慢变老。” ——林帝浣

11月30日,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诀》以诗歌的形式吟咏而出,让民众以最简单的方式记住二十四节气,诗歌自身也极具美感。

不为人所知的是,在“二十四节气”的“申遗”过程中,一位来自中大的广州老师也有着不小的贡献。他叫林帝浣,今年11月,他的二十四节气国画作品,被国家相关部门挑选作为申报非遗推介宣传的材料之一。昨天上午,在准备画展的间隙,林帝浣接受了广州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一卷、一舟、一风流名士,散发弄扁舟……这是林帝浣笔下的“寒露”,虽未着一字,不见风雪,却仿佛冷秋袭来,满纸寒意。

这幅“寒露”图,正是中山大学青年教师林帝浣的节气国画之一。今年11月,他的这组二十四节气国画被中国政府代表团挑选作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宣传画册的插图和封面。

绘画创作是“半路出家”

林帝浣告诉记者,这组画作是他在2012年完成的,并出版了《时光映画·镜头中的二十四节气》。这组图也成为微博、微信上被转载最广泛的节气图。今年11月,他受邀将这组国画用在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宣传册的中英文内页插图和封面上。“我爽快地答应了,能为宣传推广中国文化做点贡献,是我的荣幸。”

不少人画过二十四节气,为何偏偏选中了他的这组画作?林帝浣说,或许是因为画作体现出的意境。“这组画作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将某种感觉凝聚在某种意象上。比如立春,我画的一剪寒梅,体现春寒料峭,又比如夏至,画的是金鱼戏莲蓬,体现夏天的动感与热烈。”

谈起作画,林帝浣说自己算是“半路出家”。他是广东湛江人,从小喜欢书法和国画,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但因为成绩不错,决定报考临床医学,“希望成为一名最会画画的医生,觉得这挺酷的。”

没想到,他毕业后没有从医,阴错阳差地成了一名设计类老师,一名非职业画家和摄影师。“可以说我在不停地跨界。”他笑言。

希望在寻常生活中发现美

林帝浣说,二十四节气既是农事历法,又极具诗意,将生活与美感融为一体。在他看来,传统文化虽然与现代生活有隔阂,但他希望用画作和散文诗去弥补隔阂。

从上大学到现在,林帝浣在广州生活了近20年,他说,虽然自己足迹遍布各地,但对广州情有独钟。“广州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同时也很有生活气息。”他说,自己平时有空,就会逛逛骑楼,去西关走走,就连他的家,也专门选择安在越秀老城区。

“我特别喜欢逛传统的菜市场,像珠光市场、龙津西市场,每次去都会带着相机。”他说,菜市场处处皆成景致: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端着一盆新鲜的河虾,圆润剔透的原只生蚝……广州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了。“我为国画配的散文诗,同样写了不少广州的寻常生活,我希望在寻常生活中去发现美,希望和这座城市一起慢慢变老。”林帝浣吐露心声。

他说

画作汲取诗词精华

广州日报:这组二十四节气国画都是以圆形构图,呈现方式很别致,您是怎么考虑的?

林帝浣:这组二十四节气诗画图,采用了扇面的形状,有圆满的意味,还有一组对应的摄影作品,采用方形构图。传统文化讲天圆地方,我希望从形式上就体现传统文化的特点,这也是天人合一的表现。

广州日报:能谈谈二十四节气国画的创作过程吗?

林帝浣:那是在2012年,大概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主要是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精华,通过国画表现出来,其中有的是一气呵成,也有的数易其稿,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我挺满意的。

广州日报记者:与许多人到名山大川寻找诗意不同,你的诗意仿佛都存在于市井生活中。

林帝浣:的确,在我看来,无论去什么地方,重要的不是景色,而是心境。如果你的心是麻木的,那再美的景色也是麻木;相反,如果有发现美的心,日常之景也能寻到乐趣。

他悟

节气:诗意地栖居

节气,是中国人诗意栖居的创造,衣食农事,依季候而作,随时光流转。那些逝去的美好岁月,我们记得。

对中国美的表现,却是肤浅者居多。艳俗土气的民间艺术符号简单运用,陈陈相因的大红大绿,或者是粗野狂躁的当代艺术,让优雅的传统之美成了一种尴尬的存在。

其实,美当随时代。若守旧不思进展,必定导致呆滞乏味。中国的每一个辉煌时代,美一直都在进化转换。找到传统的美中能与当代精神契合之处,以最大的力气走进去,再以最大的力气打出来,是我们这一代该做的事。(林帝浣)

小提醒

来这儿看节气国画

12月3日~8日,陈钠和林帝浣的中国画展将在广东省文联艺术馆举办,二十四节气国画也在这一次展出之列,画展销售所得将作为留守贫困儿童扶助之用。

原文链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6-12/03/content_5_1.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