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器官移植取得实质性突破,山顶医院前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助下,完成本澳史上首宗器官移植手术,约四十岁肾病女患者成功换肾,与提供肾脏的姐姐术后康复理想。本澳目前有六百多人洗肾,手术成功或给肾病患者一线曙光。
器官移植供不应求
据悉,患者是一名三十九岁本澳女性,长期患有肾病,由其五十四岁姐姐提供肾源,前日在山顶医院完成移植手术,目前两人术后情况理想。卫生局昨日上午十时半举行记者会。
卫生局长李展润表示,以肾移植作首例移植手术,是由于手术成熟,患者存活率高。是次患者找到合适亲属提供肾脏,在两院合作下,前日在山顶医院成功进行手术,手术分为取肾、收肾及植肾三部分,并由山顶医院医生主导,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指导和协助。
本澳目前有六百多名洗肾患者,但并非每人都适合换肾,需由临床医生评估,加上本澳暂无完善的器官捐赠系统,每年约有一千五百至二千人死亡,适合提供器官移植的尸体只有二十具左右,可谓“供不应求”,因此本地患者将纳入内地轮候器官移植名单,但轮候方法仍在磋商,或参考内地计分制;当局还将开展器官捐赠宣传,推广遗爱人间。
亲属捐赠杜绝买卖
肾源如此紧张,会否出现器官买卖?李展润解释,首宗手术是由亲属提供肾源,因此无需轮候;专业团队会先透过DNA进行亲属鉴定,确认捐赠人的亲属关系,并按照内地三代血亲可捐赠为原则,否则不获接受。甚至以精神科医生对器官捐赠者作深入评估及谘询,查核是否涉及金钱交易,不担心会有器官买卖成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何晓顺介绍,器官移植是现代医学标志性技术,反映国家地区医疗技术水平,手术开展在澳门医学发展史上具标志性意义。首先澳门居民有机会享受现代医疗技术,挽救自己的生命;其次是澳门医疗技术水平提高,更重要的是器官移植依赖公民身后捐献,属于国际惯例,惟本澳仍未起步。希望以是次手术作起点,让更多人关注器官移植,奉献爱心。
术后二人情况稳定
山顶医院泌尿科医生甄立雄介绍,目前施行手术两人恢复良好,排尿功能满意,暂时没有急性排斥现象。目前供体姐姐在泌尿外科病房留院,七至十日可出院;受体妹妹还在监护室作观察,无特殊并发症一般两周可出院,需定期到门诊跟进。
原文链接: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6-11/08/content_11346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