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的夏书章得知自己获得2016年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时,正在他自己的住处,中山大学一处不大的老居民楼里写文章。而在这处老屋中,最显眼的装饰品就是一摞摞书。
被称为中国MPA之父的夏书章是中国最著名的行政学家,中国行政学从重建到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大事件都有他的功劳。近百岁高龄的他仍在读书、思考、写作。
作为学界泰斗,桃李满天下的夏书章本可以急流勇退、静享天伦,但他的工作激情仍然不减。“做学问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不足,不断地读书、充电和加油。我从来不同意‘人到中年万事休’这类说法,只要一息尚存,我就会在学术道路上继续前行。”
古稀之年焕发学术青春的“中国MPA之父”
夏书章出生在1919年五四运动的前夕。父亲早逝,饱受贫穷、战争的他在中学期间曾两度辍学,但依然坚持读书,后以同等程度考入南京第一中学,最后又如愿考上“国立中央大学”。
从年轻时起,夏书章就深信“上医医国,其次医人。”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是最佳诠释者之一。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深受中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影响的夏书章选择了政治学。他认为,行政学主要是研究“在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中,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各种要素”的科学。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行政管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范围最广、最具权威性的管理,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大学毕业后,夏书章赴哈佛求学,成为最早在国外获得公共管理硕士 (MPA)专业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学成后毅然回国的夏书章先在江苏的一所高校短暂执教,很快受到时任中山大学校长王星的邀请,于1947年成为中山大学当时最年轻的教授,主讲行政学、行政法和市政学等课程。1952年,全国开始了院校大调整,政治学、社会学等系全部停办,中山大学的政治学系也被撤销,夏书章转而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直到1979年,邓小平同志呼吁,政治学等学科“需要赶快补课”,他所学的专业知识,才重新有了用武之地。“邓小平同志的讲话使得学术界群情振奋,我当时已经年逾花甲,但也和政治学界的一些老同志一样,顿时焕发了青春。”
1982年1月29日,夏书章教授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一文。这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对中国公共行政学的恢复和重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开启了我国公共行政学发展的新篇章,也体现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崇高的学术精神和社会责任。
重建停滞了三十多年的学科并非易事,夏书章回忆,当时最大的困难是缺少人才,没有教师,甚至连像样的教材都没有。“我们首先集中精力开办全国师资培训班,培训一批能够担任起高校行政学教学任务的老师。”夏书章和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一起,积极组织学术队伍,《中国行政管理》杂志就在此时创刊。1985年,夏书章等人出版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本《行政管理学》教科书。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也于1988年成立。中国行政管理学科至此初具规模。
60岁开始投身学科重建,夏书章从未停下忙碌的脚步。他说:“我当年学的东西,现在内容有很大转变,知识是不断更新的,老一套已跟不上时代。中国的行政学大有可为。”
1999年,夏书章在国内首次倡导引进MPA。在他不遗余力的推动下,从2008年开始,国内24所重点高校正式开设MPA学位教育。至今,全国已有100多所院校拥有MPA学位授予点。MPA教育对我国的高等行政管理教育和公务员教育培训工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夏书章也被学界尊称为“中国MPA之父”。
在早已奠定地位的学科领域上,夏书章笔耕不辍。就在今年,97岁高龄的他出版了耗时两年写就的最新著作《论实干兴邦》。
回忆自己的学术生涯,夏书章在90岁时曾以一首“抒怀诗”表达心中所思。“生不逢时老逢时,耄耋欣幸历盛世。”
年近百岁仍执教鞭 尽心教书倾情育人
怀着对政治学的热爱,大半个世纪以来,夏书章从未放下过教鞭。如今的他仍坚持在家中给博士开题、授课。他还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并发言,经常到学校与学生们交流。每年中山大学的学位授予仪式上,他双手擎5公斤重的权杖庄严入场,场景令人动容。
夏书章的同事、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肖滨对此钦佩不已:“夏老最近反复提出要给本科生上课,但是中大的本科生都在另一个校区,对于高龄的他很是不便,我们就建议可以给同学开个讲座。夏老仍深觉不足。”
夏书章对时间的把控非常严格和精准。他给学生上课,经常下课铃一响,课刚好讲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夏老从不迟到”,而且他的学生都知道,夏老的手表永远是拨快五分钟的。
夏书章将关爱几乎赋予了所有需要帮助的中国行政学界后辈。每当有青年学者有文章请他审查、作序,他从不推辞,总是一字一句在格子纸上写下他的寄语。
除了传授知识,让学生印象更深的是夏书章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切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而且,他对新讯息的接收完全不逊于年轻人。学生们表示,每次见夏老都需要提前做好“功课”,否则很容易就被问住了。
原文链接: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6-10/28/content_481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