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书章
1919年1月生,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行政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MPA之父,中国行政管理学界的泰斗。现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名誉会长。2006年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第一次在亚洲颁发的“国际公共管理杰出贡献奖”。
昨日上午的采访约在夏老家。一进门,是满满一室的书。97岁的夏老从房间出来时,手里还拿着一本书。见到新快报记者,他放下书,举起手做招揽状:“快来坐!坐这里!”声音洪亮。
银发白衣,蓝裤白鞋,修剪成方圆形的指甲,连缝隙都是干干净净的。刚落座,夏老就告知记者:“我耳朵不太好,你讲话要大声点!”生于“五四运动”前,学在抗战动乱时,名扬改革开放后。夏老的一生,见证了国家的百年起落。他在28岁时执教传授公共管理之道,在翘首企盼30年后为中国的行政管理学搭建框架,在中国加入世贸之际引入MPA机制培养时务俊杰。如今已近百岁,他还在带博士生,三个月前还出版了新书《论实干兴邦》。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采访中,夏老三次提起这句话。读书,是他一辈子孜孜不倦的乐事。谈到读书的种种妙处,他时而握拳,时而比画,时而摊手,那姿势,再加上脸颊的两抹红晕,竟有一种孩子般的天真烂漫感。
如今,夏老每天至少要花6个小时在阅读上。“看新书,也看旧书,看别人写的书,也看自己写的书,每读一次,都有新的体会。”
年轻人要多读点近现代史
新快报:夏老,您最近在读什么书呢?
夏书章:(拿起刚从房间带出来,又放在小桌子上的书)这是我20年前写的,《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
所谓公共管理,说到底,就是治国理政。那国怎么治,政怎么理?我们的古人给了我们很多智慧,《孙子兵法》就是其中一个。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日本人把它奉为智谋之书,海湾战争时美国大兵一人一本,我们的毛主席对它也是爱不释手。比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还有“用我之长,攻彼之短”(抿着嘴,做了一个上膛瞄准的动作),哈哈,这些是不是不朽的真理?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看经典著作,不是只图个趣味,还要研究它的道理,思考它的应用。
看书是知识的来源。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但只懂知识,不懂历史,是无法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主流的。
我这里有句老话,叫做“江湖愈老愈寒心”,说的是旧社会的事,如今,则是“江湖愈老愈开心”。这个变化是怎么来的?年轻人如果不去了解历史,不读点中国近现代史,往往会受困于自己的经验,被表象所迷惑,做不到心中有数。
要了解历史,还可以看看《资治通鉴》、《史记》,还有读读《古文观止》。
国家领导人著作里有“秘密”
新快报:也有一种论调,说管理学是舶来品,主要是依靠西方理论的。
夏书章:我问你,中国这100年的变化大不大?这是怎么做到的?管理学注重的是application(应用),是要实干,实干的根据是什么?是马列主义。
近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马列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例子。从长征开始,到新中国的成立,然后是改革开放,再到现在,每一代国家领导人都是马列主义的践行者。
可以说,各行各业的高级知识分子,要了解中国,都需要具备马列理论基础。这些知识去哪里找?就是去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及著作里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有“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列主义的理论结晶、经验总结。两年前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国际轰动,许多人都想在书中一探中国崛起的秘密。
美国是“钱主”社会
新快报:中国崛起了,许多人都会把中国跟美国比。
夏书章:但美国不是民主社会,是“钱主”社会,你看看现在的美国总统竞选,(哈哈大笑)背后不都是财团在烧钱吗?
美国所提倡的“美国梦”,就是传播不择手段发财致富的价值观。《作弊的文化》一书就集中说了这些作弊现象,医生、律师、修理行业都在作弊。
■推荐书目
《中国可以说不》
作者:宋强、张藏藏、乔边、古清生等
简介:《中国可以说不——冷战后时代的政治与情感抉择》首版发行五万册,只用了20多天就赶印出版,吸引了全世界100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成为1996年最轰动美国和西方的中国书,先后被译成8种文字。该书也引起了中国官方和民间的高度关注。
《国家的事》
作者:胡平
简介:本书是作者从2001-2003年行走于大江南北,与经济文化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及地区党政要员的对话录。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及相关专业人士所做的社会现象透析,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政治经济底层的真相。对东西部地理环境及政治经济各领域的差异及落后省份的成因鞭辟入里,毫不讳言。
原文链接:http://ep.ycwb.com/epaper/xkb/html/2016-10/14/content_162052.htm#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