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网】泛珠地区代表共论协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成泛珠区域合作新引擎

稿件来源:南方网2016-08-25 作者:汤文诗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6-08-29 阅读量:

南方网讯 在泛珠区域合作中催生而出的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本届论坛最热的关注点之一。8月25日,第十一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广州隆重开幕后,作为大会分论坛之一,泛珠区域协同发展论坛在下午举行。

论坛围绕“龙头带动、一体发展——智库视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的主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中山大学粤港澳研究院院长郑德涛、香港规划署署长凌嘉勤、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主席张祖荣、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会秘书长陈耀、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等嘉宾分别围绕“新形势、新机遇、新作为”环境下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表智库代表的声音。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宣庆主持。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泛珠三角经济新引擎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魏建国在论坛中阐述了共创港湾经济新时代的重要意义。从世界经济版图看,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包括长江、珠江三角洲,世界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是国家经济的引擎。他表示,在当前要想抓好高效的资源配置,以及新的经济增长极,都需要港湾经济来作为领头羊。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泛珠三角经济新引擎。”魏建国建议,广东应联合泛珠“9+2”各方,在现有机制的基础上,依托有关智库成立泛珠研究院。“广东省也应联合交通部、发改委发起成立国际港湾联盟,定期出高招、高策、绝招!”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郑德涛则对如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对外开放新格局提出自己的看法。郑德涛特别提到,在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可以成为国家“双向”开放的重要平台,担当“一带一路”国际运营中心的角色。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需要开展专项规划。”郑德涛表示,通过研究院的调研,让非政府组织和专业性组织都能在港澳增加话语权,更有利于了解国际规则,也可增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中心辐射力。

为港澳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机遇

面临着香港土地开发愈趋饱和的状态,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东方之珠”的关注议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规划署署长凌嘉勤在现场分享了香港城市规划策略,并深入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香港是泛珠三角地区中的‘超级联系人’,为了应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速度,香港预留了足够的土地发展。”据悉,香港将会增建机场跑道和跨海隧道,未来数年与内地的联系口岸会增设至9个,香港可以为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宜居绿色的环境。

同样,在澳门的发展中,区域协同合作逐渐变得甚为重要。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主席张祖荣介绍道,去年以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与邻近地区政府先后签署《关于深化深澳合作共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备忘录》等一系列文件。与此同时,澳门贸促局正积极落实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的“三个中心”,包括中葡中小企业商贸服务中心、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和中葡经贸合作会展中心等,未来会持续组织澳门与泛珠兄弟省区企业,赴葡语国家,以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参与经贸洽谈活动。这些举措,无论对澳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泛珠三角区域都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对探索经济一体化改革有战略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提出了大湾区一体化的概念。他指出,要考虑到大湾区是由“一国两制”下的港澳地区构成,粤港澳大湾区应定位为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陈耀表示,大湾区近年来的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在珠西经济带、高铁经济带、跨行政区园区共建方面,成为湾区与内地合作的重要抓手。

专注研究中国改革问题的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则针对泛珠协同分析环珠江口大湾区建设与百年中国梦。“我们不应当把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制度差异看成是合作的难点,应看成是合作的制度优势,是文化有效的配置。”其次,他指出,如果现在谈大湾区建设,不仅要建设共同的经贸,还要建立一个共同的劳动力市场,做好社会政策和法律上的对接。“通过经济贸易的整合,好处更有可能流向社会的大都市,而不是流向少数人。”

“我对中国全球化所扮演的角色充满信心,但更重要是要有行动。”郑永年提出,要建立更大的自由贸易平台。可以从环珠江口做起,先把港澳整合起来,再扩建到福建和台湾。这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经济整合问题,更是社会的整合问题,制度层面的整合问题。

论坛现场还就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愿景进行了现场交流,粤港澳大湾区将承载更多新的“历史责任”,这对于泛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形态的转型,都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原文链接:http://economy.southcn.com/e/2016-08/25/content_154597700.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