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现有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标准停药后,仍有不少患者走上复发的老路,如何安全停药一直困扰着慢性乙肝患者。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高志良教授团队与全国其他院校团队合作,发现了反映慢性乙肝治愈的潜在标志物,临床医生有望以此来准确判断慢性乙肝患者的停药时机。
现有停药标准有“漏网之鱼”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一直是严重的全球性卫生问题,每年夺走全球近80万人的生命。因为没有彻底根治乙肝的特效药,多数患者只能长期服用价格不菲的核苷类药物来对抗HBV的复制,使病情得到缓解,但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不仅费用高,而且容易发生耐药。
HBV的“核心成员”是cccDNA,主宰着HBV的复制,是治愈乙肝的“金指标”。只有清除了cccDNA,才能彻底消除乙肝患者病毒携带状态,它是抗病毒治疗的最终目标。但cccDNA存在于肝细胞核内,属于“有房一族”,虽然通过肝脏穿刺活检对其进行“入户搜查”,但这个检查带有创伤,患者并不配合。
由于临床上还没有稳定可靠、易行的cccDNA检测方法,目前只能以乙肝表面抗原这一指标来指导停药。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不用肝穿,抽血就可以检查。它的出现常意味着乙肝病毒的存在,它是否消失是目前慢性乙肝患者能否停药的重要指标。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高志良和其他医生在临床中发现,即使按照这个标准停药,还是有10%的患者最终复发,再次走上抗病毒治疗的老路。这说明,现有的停药标准并不十分可靠,仍然有“漏网之鱼”。
新检测指标更接近病毒核心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高志良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的鲁凤民教授团队、厦门大学的夏宁邵教授团队和重庆医科大学的任红教授团队等在全国开展多中心研究,发现了有可能反映慢性乙肝治愈的新标志物。该研究成果于2016年5月28日在线发表在肝脏病学顶级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上。
在研究中,中山三院一共提供了33份有效样本,这些样本来自于在该院感染科接受核苷类抗病毒治疗三年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和已经停药的慢性乙肝患者。研究发现,在人体外周血中检测到cccDNA自我复制的“半成品”pgRNA,它是乙肝病毒复制过程的重要角色,是更为接近cccDNA的反映乙肝治愈的指标。由于它可以直接通过抽血进行检测,或将成为乙肝治愈的新生物学标记。
高志良教授解释,由于pgRNA是cccDNA转录过程的产物,理论上pgRNA能够反映HBV cccDNA存在及其转录活性。与其它指标相比,它更加接近HBV的核心cccDNA,用它来作为乙肝治愈的停药标准将有希望比现行标准更精确、更安全。
新指标还将进行大规模验证
乙肝极高的复发率,是摆在临床医生和患者面前的一个很大的障碍。高志良教授说,在临床中,有一些非专科医生看到患者肝功能正常了,就让患者停药,也有一些患者看到自己身体好了,自行减药甚至停药,这都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乙肝没有治好的时候停药,或是未能精确把握停药时机,将可能导致病毒反弹,出现肝衰竭的概率很大。
高志良说,同样是抽血验证,pgRNA这一指标比乙肝表面抗原更好,更为精确。“这个指标呈阴性的患者停药后基本不会复发,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能更精确判断患者什么时候能停药,降低复发率,更能保障患者停药后的健康。”
但pgRNA能否作为安全停药的指标,甚至写入下一版本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尚需要通过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证实。高志良说,之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团队将和其他院校团队一起,继续为实现慢乙肝患者的临床治愈而努力。
揭秘 新指标是什么东西?
这个新指标pgRNA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它和HBV“核心成员”——“大佬”cccDNA究竟是个什么关系呢?HBV就像一个穿着光鲜的上班族,外套西装一件不少,早早地就在人体社区的高端住宅——肝脏“买房”住下了。HBV十分讲究,每次回到自己的肝细胞“大别墅”就将蛋白质“外套”脱在门外,绝不带进房中。进了家门,还得把身上的“西装”、“领带”什么的通通脱掉,释放真我。然后才直奔宽敞的肝细胞核“卧室”,洗去一身尘埃,换上“睡衣”,做回“大佬”——cccDNA。
“大佬”cccDNA总是觉得生活冷清寂寞,于是就自己“复制”个“小弟”来解闷。由于cccDNA十分痴迷“转录”与“翻译”,于是它也选择这样来复制自己。它像做录音带似的把自己的所有信息转录出来,其中有一条记录了全部“灵魂信息”的链状“录音带”,就是pgRNA,它承载着cccDNA所有的信息,相当于一个刚降生的什么都没有的“丑小鸭”,得经过一番“历练”才能成为“白天鹅”cccDNA。pgRNA在“别墅”肝细胞中完成逆转录,最终形成新的DNA。cccDNA之后“穿戴整齐”离开这栋肝细胞“别墅”,外出“历练”,复制过程也随即完成。
原文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G/html/2016-08/15/content_668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