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人民网】我国免疫学家发现6亿年前免疫“分子活化石”

稿件来源:人民网2016-06-13 作者:杨杰利 编辑:郝俊 发布日期:2016-06-13 阅读量:

6月12日,中山大学徐安龙教授团队宣布,在中国文昌鱼身上发现了6亿年前的免疫“分子活化石”,为“人类抗体重排机制的转座子起源假说”提供最有力最强有力和直接的证据。从免疫学研究来看,该发现将适应性免疫的起源由脊椎动物推前到无脊椎脊索动物文昌鱼,把时间从5亿年推前到6亿年,改写现行免疫学教科书关于适应性免疫起源的观点。

人体的免疫系统分为先天的固有免疫和后天可改变的适应性免疫两部分。抗体重排机制正是适应性免疫中,使得人类能应对无数病源侵害的最关键机制(例如疫苗的作用就是基于此机制)。1987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美籍日裔科学家利根川进(Susumu Tonegawa)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重排机制的转座子起源假说”,不过这一假说没有得到证实,成为困扰世界免疫学界的经典科学问题。

徐安龙教授团队在过去10多年来一直利用有“活化石”之称的文昌鱼开展比较免疫学研究。“选择文昌鱼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它是从无脊椎动物进化到有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徐安龙说,随着生物进化的越来越复杂,其免疫机制会隐藏得越深。最近,他的团队对多个高质量的文昌鱼基因组草图进行深度信息学分析,发现文昌鱼保留了大量古老的、在脊椎动物中早已灭绝的可移动的遗传因子(转座子)超家族。其中,包含被徐安龙教授团队发现并命名为“ProtoRAG”的全新DNA转座子,就是人们长期搜寻的参与抗体重排机制起源的关键基石。

这一发现为“人类抗体重排的转座子起源假说”提供了最强有力和直接的证据, 为未来利用重排机制设计新的抗体或免疫分子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从免疫学的大视野看,该发现将适应性免疫的起源由脊椎动物推前到无脊椎脊索动物文昌鱼,由此向前推进1亿年。

据悉,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生物类顶尖期刊《Cell》,被国外专家称为“免疫学研究的里程碑成果”。

原文链接:http://gd.people.com.cn/n2/2016/0613/c123932-28499743.html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