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全省共青团线上线下庆祝“五四”青年节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6-05-05第A19版 作者:记者/骆骁骅 实习生/温存 通讯员/岳青 编辑:郝俊 发布日期:2016-05-05 阅读量:

5月4日,我省各地陆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各级共青团组织通过线上线下多方联动,举行座谈交流、组织展示、志愿服务、体育运动、网络互动等多种形式的团日活动。记者观察发现,除了创新创业一如既往成为主题之外,热议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群团改革、精准扶贫、建设良好网络生态等新主题展开活动成为了新动向。

与省委书记座谈

用榜样力量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

5月4日上午,省委书记胡春华赴广东实验中学与青年代表座谈,共度五四青年节。在这场特殊的座谈会上,有8位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团委的青年代表发言。青年代表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分享自身学习生活经历的同时,也对我省如何加强青年创新创业、团学工作以及网络引导积极建言献策。

广东实验中学高二南山班学生胡亦凡说,学校请了大学教授作为校外导师,同学可以根据兴趣参加不同的研究小组,这对学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班上同学经常互相交流学习经验,研究各类问题,讨论各自读过的好书,相互碰撞思想。我们相信多一分努力和汗水,就会有多一分成长和收获。”

惠州一中的初三学生朱彦臻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一名小发明家。在他看来,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多去尝试,科技创新一点也不复杂。虽然中学发明的专利尚未实现生产,科技含量也并不是很高,但这份创新经历与冲动难以忘怀,“我要再多学点知识,争取在未来拿出科技含量较高的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李涵晖是一名学生干部,最近策划了“最受学生欢迎老师”评选,还制定了一套系统科学的评比方案,“在为老师们点赞的过程中,尊师敬师的氛围也在校园内扩散开来,老师们也反映收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广东实验中学团委负责人谢家祭表示,当前中学共青团工作的确还存在不少差距,脱离青年学生的“四化”现象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未来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效性,不断创新直接联系青年学生的方式方法。

谢家祭介绍说,为了给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美丑、是非与荣辱观,学校通过树立感动十大人物、校园形象大使等身边的榜样,来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新晋广东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长年关注广东青年网民的沟通和引导,他认为,通过微博数据的挖掘,发现当今90后网民在争议性话题讨论中呈现出“注重活在当下、追求公平发展”的特点,“发展型利益诉求”是和他们沟通的关键话语,“只有理解青年心态和价值观,熟悉他们最易接受的话语,才能与他们在对话中凝聚共识。”

中大书记回忆青春

篝火下,边拍蚊子边畅谈人生

5月4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故事分享会在中山大学举行,不同院系的五名青年代表分别从自己独特的学习生活经历出发,分享他们对青春岁月的真切体认。

“一年很短,但时间并非衡量人生意义的尺度。”曾远赴西藏支教的2015级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生邵子杰发出这样的感叹。在西藏林芝、昌都通过公益扶贫,她参与募集物资、资金逾249万元,惠及5000名以上的师生。“我深切感受到,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家庭的贫困问题,才能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学习成长,这也显得更为迫切和富于意义。”邵子杰坦言道。

“要过重阳节的人也来参加青年节的活动。”接过分享青年学生的话茬,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回忆起自己在中大参加的第一个青年节。“那是1978年,在英东体育中心的一个草坪上,同学们升起三堆篝火,我们一边拍蚊子,一边听声如洪钟的牛蛙在叫,那个时候的牛蛙呀,叫得比牛还要响。我们畅谈人生和未来,绝对不会想到这个世界以后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

陈春声说,在快速变迁的时代,青年的发展不能仅仅关心个人利害得失,更要立足历史,“脱俗”求真。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05/05/content_7543057.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