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悉,由该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刘奕志领衔的国际团队已成功利用人体内干细胞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并首次实现了人类晶状体的原位再生。这也是人体有生理功能的实体组织器官的首次成功再生。今年3月9日,研究团队的相关原创论文已在《自然》杂志上正式发表,被评论为未来视觉修复的新方向。刘奕志表示,此项干细胞技术的发展还为组织器官功能的再生带来了希望。
据介绍,治疗先天性白内障“以往只能用异体组织器官或就像假肢一样的人工器官替代,但异体器官存在免疫排斥,同时人工器官也缺乏生物活性”。而临床应用证实,上述新手术方式可用于治疗2岁以下先天性白内障的幼儿,并将复发率降低20倍以上。目前,已有12名2岁以下的先天性白内障幼儿成功接受了该手术,术后均成功再生出晶状体。
“传统手术后不少孩子还是看不清,但接受新手术的孩子已经可以看到清晰的世界了。这种微创手术能保证幼儿的眼球度过视觉发育最重要的时段,并有利于未来接受的进一步治疗。”刘奕志说。不过,由于老年人干细胞活力较弱、白内障较硬,暂无法接受这种治疗,未来或需药物进行辅助。与此同时,由于技术要求较高,这种新手术方式在白内障医生中的广泛推广还需一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