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 中国引力波探测 “天琴计划”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启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奠基仪式。 同时, “天琴计划”项目也与珠海紧密相关, 基础设施将由珠海出资兴建, 这一高端科学研究也将为珠海创新驱动提供重大推力。
据了解, “天琴计划” 国家级重大科学研究平台是珠海市与中大全面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中的内容之一。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透露, 目前 “天琴计划” 已经成为国家支持的重大科学工程。 给中山大学带来发挥的同时, 对于珠海, “天琴计划” 可以带来更多。
步骤
2016至2020年完成月球/深空卫星激光测距、 空间等效原理检验实验和下一代重力卫星实验所需关键技术研发。
2021至2025年完成空间等效原理检验实验和下一代重力卫星实验工程样机, 并成功发射下一代重力卫星和空间等效原理实验卫星。
2026至2030年完成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 完成卫星载荷工程样机。
2031至2035年最终进行卫星系统整机联调测试、 系统组装, 发射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
“天琴计划”
四大阶段
“天琴计划” 是中山大学发起的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 将以发展空间引力实验关键技术为导 向, 在引力理论与实验分析、 卫星平台与控制、 光学测量与遥感、 地月系统物理实验四个方面展开系统研究。
科普
“天琴计划” 是什么?
推动珠海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借助天琴计划, 中大珠海校区将以此带动海洋、 空间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有别于广州、 深圳校区, 形成明显的学科特色, 推动珠海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进一步丰富珠海创新人才的储备。 而这一重大项目之所以落户珠海, 一是因为中大珠海校区背靠凤凰山, 引力测试是一个非常精密的实验,对温度、 震动各方面的要求较高, 需要修建山洞实验室, 中大目前只有珠海校区能够提供此类条件。
二则是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本身就拥有和空间科学研究有关的实验室。 据介绍, 天琴研究中心是珠海校区未来大的科研平台之一。
罗俊透露, “天琴计划” 项目庞大, 目前国内已有10多个大学和研究院所及来自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的教授参与其中。 德国、 意大利、 法国的相关顶尖教授也有望加入。 “天琴计划” 引力波研究所需的地面基础设施及天琴研究中心都将落户珠海, 并且将开放部分设施作为科普教育基地, 向珠海市民开放。 “凤凰山的景色非常美丽, 我们要在保证科研水准的同时, 把观测站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 ”促进珠海尖端科研产业发展同时, “天琴计划” 可以使中山大学和珠海成为我国空间引力实验和其他空间精密测量物理的最重要研究中心。 从长远来看, 这种基础研究将带动整个空间技术及其产业链飞跃发展, 带动精密测量、 激光、 自动控制、 大规模计算等技术领域和产业的发展。
学者认为, “天琴计划” 预计执行期为2016年至2035年, 虽然耗时久远但影响巨大。 罗俊表示,“天琴计划” 不仅仅是基础研究, 可能给广东的创新驱动发展带来积极效应, 其发展过程中衍生的关键技术可用于很多领域, 如通过精确测量地球重力场, 可帮助了解地球水资源、 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变化。 天琴空间科学任务的实施还将为国家在空间精密测量领域培育人才, 提升中山大学在空间科学与技术的科研学术水平, 并为珠海市在尖端科技研究和产业方面再添一项耀眼的成绩。 从长远来看, 这种基础研究将带动整个空间技术及其产业链飞跃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
中山大学天文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随着 “天琴计划” 落地实施, 珠海有望成为科技领军人才的 “洼地” 。 目前该项目正面向全球招聘人才, 预期通过5年时间凝聚100人以上的科研队伍, 有利于推动珠海成为相关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和输出基地。 而依托 “天琴计划” , 中山大学将在珠海发展卫星技术、 激光技术、 定轨技术、 量子通信、 大规模计算等学科及技术的研究, 争取填补广东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 进而以珠海为基地, 影响全省乃至全国。 预期项目建成以后, 可以使中山大学和珠海成为我国空间引力实验和其他空间精密测量物理的最重要研究中心。
“天琴” 在珠海找到了 “家”
幕后故事
奠基仪式上, 中大校长罗俊表示, “天琴计划” 奠基, 这是让他 “日思夜想30年的一件大事,是终身追求的一个愿望” , “此时此刻, 首先感谢珠海市委、 市政府以及高新区的领导们, 感谢大家在天琴有名而未名的时候, 珠海市各级领导高瞻远瞩,尊重科学家, 并对中大珠海校区充满期待。 ”
两琴使得珠海闻名于世
他透露, 天琴之名始自于2014年12月, 但当时它只是一个计划, 并没有和实地结合起来, “来到珠海, 来到我们的珠海校区之后, 我发现除了天琴,珠海还有一个横琴。 这是天地之和, 珠海有一把躺着的琴叫横琴, 在空中有一把竖着的琴叫天琴, 两琴已经使得珠海闻名于世。 再看看最近的校区规 划, 珠海校区也像是一把躺着的竖琴。 天琴找到了它应该待的地方, 美妙至极、 天作之合。 ”如今 “天琴计划” 付诸实施, 对 中国将意义重大, 希望中国在空间引力波探测抢占先机。
“天琴” 将演绎出哪些 “弦音” ?
引力波探测是科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天琴计划” 将演绎出哪些 “弦音” , 可以带来什么效应?
3月19日, “天琴计划” 团队核心负责人叶贤基在珠海文化大讲堂上, 讲述了天琴计划的实施步骤。
叶贤基介绍, 目前, 天琴计划基本的思路是以天文观测确定的引力波源保证探测信号的可靠性。 “天琴计划” 预期执行期为2016年至2035年, 分四阶段实施。
同时, 天琴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衍生的关键技术可用于很多领域, 如对地球重力场的精确测量可帮助了解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变化; 天琴计划中要测量两颗相距十万公里的卫星之间小于一颗原子的距离变化, 这种技术将广泛用于精密测量。
珠海将是天琴计划的 “娘家”他表示, 珠海将是未来整个天琴计划的 “娘家” , 不仅将 成为天琴计划的重要研究中心, 而且 “0123” 计划中的 “0颗 星” 所需的激光测距台站就在中大珠海校区, 这个是天琴计划第一期的计划。 “激光测距的部分在凤凰山山顶, 还有两个激光测距台站就在这个旁边,马上要动工的就是山洞实验室和天文台站的部分。 另外, 我们会有一个物理与天文的科普基地。 ” 叶贤基向听众展示了中大珠海校区后山的规划图, “这个要感谢珠海市委市政府, 初期的经费就是珠海市投入的。 ”叶贤基还表示, “中大在珠海校区已经新成立了物理学与天文学院, 今年开始招生, 修习的方向也将是物理学和天文学, 这个也是珠海物理学院跟南校区物理学院的区别, 这边会集中在基础物理, 南校区主要是应用物理。 ”借助发展 “天琴计划” , 中山大学和珠海可以成为中国空间引力科学和其他空间精密测量物理的最重要研究中心, 走在国际科技创新领域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