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营改增”试点收官之年,这意味着,政府税收收入将会减少,但是15日,广州105个市属部门“晒”预算账本,记者看到,不少职能部门的预算支出有所增长。今年随着“营改增”全面铺开,以及降成本等措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广州政府面临着“减少收入,增加支出”的压力。一级财力来说压力增加。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认为,政府要学会做“加减法”,减少行政性支出,加快推动PPP融资模式,倒逼公私营合作,以减少财政压力。
焦点一 新《预算法》施行预算公开更详细规范
2015年正式施行新《预算法》后,对广州预算账本规范公开意义极为积极。
林江认为,新《预算法》要求地方政府预算账本披露内容更加规范和详细。凡是涉及使用纳税人钱的费用都要公开,比如社保基金、非税收收入等,甚至以前政府认为不太适合公开的财政资金专户也要公开。
新《预算法》的要求对政府部门来说,压力不小。不过国家实行“八项规定”之后,为预算更规范更详细披露创造了条件。以往,广州各部门不敢把公务员福利、工资一并公开,因为不同部门福利有异,随着“八项规定”深入实施,政府部门也不太介意把它公开了。
焦点二 政府要做“加减法”应对财政压力
今年是“营改增”试点收官之年,这意味着,政府税收收入将会减少,但是记者从公布的预算中看到,不少职能部门的预算支出有所增长,这对于市一级财力来说压力增加。
林江认为,当前,地方政府在“减收增出”情况不可避免出现财政收入减少。长期来看,要求地方政府学会做“加减法”。首先,政府学会做“减法”,可从办公经费、接待费、公车费、会议费上压缩支出,“行政性经费压缩未来还是有空间的”。其次,政府要学会做“加法”。政府要想方设法提高融资效率,加大力度推进PPP融资模式,引导民间资金共同投入城市基础性建设。
林江认为,广州在深入推进PPP融资模式中,还要创新出台保障机制,给予民间资金更多激励机制,以加快推进PPP进度。“我个人觉得,广州要迎难而上,说不定会在PPP融资方面有所突破,倒逼公私营合作。我个人很乐意见到倒逼机制在广州形成效果。”林江说。
林江还认为,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务做“加法”。中央政府允许地方发债,但是如何用好地方债值得探讨。对于广州来说,要明确发债对象,建立健全地方债二级市场,加强地方债务流转和变现能力,使公众有意愿购买债务。
焦点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政府提升效能
当前,政府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其中降成本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而这与政府收入也息息相关。降成本之下,政府应当如何面对?
林江认为,降成本是手段,目的是要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他建议,首先政府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让更多的公共服务实现信息化服务,比如企业可以电子缴税,减少往返跑税局大厅的成本,同时政府审批实现异地办理手续,提高办理效能。
其次政府深入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化审批手续,削减审批项目,达到为企业节省成本的目的。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03/16/content_7526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