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三湖书院讲坛将“升级开课”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6-02-26第FC01版 作者:盛正挺 王子琦 林少青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6-02-26 阅读量:

每逢周六,可以免门票进入幽深秀丽的白云洞景区,一边呼吸饱含负离子的新鲜空气,一边免费聆听海内外一流学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讲学。这些思想的盛宴,带你神游悠久璀璨的历史之河,领略人类博大文明的精华,进而探索人生哲理,启迪智慧。

以上场景并不是空想,走进“三湖书院讲坛”,这一切都能变成现实。

2015年3月14日,沉寂了百年的西樵山三湖书院重新开坛讲学,到目前已经举办了40期。在总结一年活动情况的基础上,从本周六开始,三湖书院讲坛进一步升级,更有特色的讲学活动等待各方来宾的参与。

专家学者讲授“接地气”课题

国家5A级风景区西樵山北麓,流水潺潺,苍翠掩映。2014年6月6日,三湖书院在原址重建开放;2015年3月14日,三湖书院再次开坛讲学。

三湖书院的第一讲,由香港孔子学院院长、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朱鸿林讲授明代广东理学。自那开始,三湖书院每逢周六就举办讲学活动,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到目前已举办40期。

综观过去一年的讲坛活动,主讲人都是国内211、985高校文、史、哲、考古学、人类学专业的学者,甚至还有港澳台地区的研究人员和专家,内容则以中国历史、思想、文学、艺术、考古、语言或岭南历史、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主,例如《岭南名人与近代中国:以顺德为中心》《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丝业》《可爱的家乡:从陈李济到健力宝——广东近现代食品医药工商史回顾与拾萃》《武功、武学、武艺、武——明代士人的习武风尚与异类交游》等。

贴近当地的主题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文化讲坛颇受欢迎。在第一期讲坛活动中,主办方准备的100多把椅子很快座无虚席,不少市民和游客只好站着听讲。

来自广州的郭建麟本来是带着朋友来登山的,结果被深深吸引,站了一个多小时听完了讲学。“意外的收获啊,在这么风景优美的地方,听一场这么高水准的讲坛,感觉真好。可惜来得不够早,错过了开头。”郭建麟当时还特意找到工作人员,索取了一份讲坛的安排表,表示“以后一定还会再来。”

优秀学员可参与历史文化研究

“今年的讲坛将更有计划性,讲坛的主题也更加系统,欢迎广大市民和游客来听讲。”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温春来说,目前该院已将未来一年的讲坛主题和主讲人全部安排好,围绕一个个主题开展系列讲坛,使听众的学习更成体系。

由于2015年讲坛活动良好的效果和影响,南海区教育局、南海区文体旅游局也积极参与。据温春来介绍,南海区教育局将组织本地的中学生参加讲坛活动。

为鼓励听众积极参与,让听众有更多学习机会,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还制定了“三湖书院讲坛”优秀学员奖励计划。讲坛出席率高、认真听讲,并与主讲专家积极互动的学员将获得荣誉证书和纪念品。

该院还将安排高校教授指导优秀学员开展历史文化研究,优秀的研究成果有望由正规出版社结集出版。优秀学员还有机会免费参与研究院的一些高端学术活动。

文翰樵山最岭南。西樵山是珠三角的源头,也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而三湖书院是其岭南文化的一个标志。温春来表示,三湖书院今后也将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文化交流、教育等活动,更“接地气”地通过文化研讨、人才培养、信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在深入挖掘西樵山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弘扬传统文化,重塑岭南“理学名山”品牌,并重新再现西樵作为全国“思想重镇”的景象。

弘扬传统文化助城市升值

2016年佛山市政府“一号文”《关于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现代化,推动城市升级向城市升值转变的若干意见》提出,继续深入推进城市升级,全面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大城市。文化升级是其中重要内容。《意见》明确提出,提升城市综合文化实力,加大和完善市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传统文化保护,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到2020年全面建成城乡“十分钟文化圈”。

城市要升值,文化是灵魂。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佛山成为宜居宜业、富有创新创造的城市。三湖书院讲坛活动的开展,正是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已经带来了社会的迅速变化,当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民众对于文化就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我们相信珠三角地区的民众对于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品位都会有新的需求。因此,我们这样的讲坛会越来越受到欢迎。”中山大学党委书记、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院长陈春声认为,三湖书院的重建和开坛讲学,将促进精神文明的提升和社会的转型。

■聚焦 研究院致力打造三大学术品牌

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系中山大学与南海区政府共建,于2011年6月在西樵山三湖书院旧址正式挂牌成立。通过双方共建合作,岭南文化研究院集学术研究、教学、学术交流、服务地方为一体,力争建成具有较大影响的岭南文化研究中心、资料信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人才培养基地。

自成立以来,研究院积极配合、参与南海区政府打造“文翰樵山”的战略任务,每年主办高端学术会议,在西樵进行制度化与常规化的本科生、研究生实践教学,组织专家学者研究岭南历史文化,还积极协助中山大学相关专业以及其它兄弟院校来西樵、南海开展研究与教学活动,举办学术会议。

除了三湖书院讲坛,目前研究院还在打造岭南历史文化研究年会和“西樵历史文化文献丛书”两大学术品牌。

每年11月,研究院牵头,联合香港及岭南地区的高校与研究机构,在西樵山召开“岭南历史文化研究年会”,共同推动岭南历史文化研究,促进各相关领域学者的交流。

“西樵历史文化文献丛书”则是一套多达300余种书籍的大型资料性、学术性丛书,旨在全面发掘、整理、呈现、研究以西樵为中心的岭南历史文化,该丛书现出版书籍百余种,在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近年,研究院联合中山大学历史系,已成功将西樵申报为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讲坛信息

地点:南海西樵山白云洞景区。

时间:每周六15:00-17:30,公众假期间的周六不开讲。

内容:中国历史、思想、考古、语言、艺术等;岭南乡土历史、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向人群:主要面向中学生,同时也欢迎爱好文史的市民、游客。

主讲人:以国内211、985大学相关领域的优秀学者为主,海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学者,还包括一些成就显著的艺术家。

费用:讲坛为纯公益项目,实行听课证制度,凭听课证可在有效期内免费进入西樵山白云洞景区内的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听课,不向听课者收取任何费用,听课期间的景区门票费亦予免除。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02/26/content_7519566.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