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7日下午,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张恒春会见了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一行,双方就中山大学·深圳和其第七附属医院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交流。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邝兵,新区领导徐松明参加会议。
据悉,中山大学·深圳选址落户于光明新区新羌片区,占地面积约5000亩,办学规模2万人,预计于2018年9月开始投入使用。学校将建设约20个学院(系),医学类学科是建设重点之一。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的招牌,也将落户光明新明医院。中山大学·深圳将设约20个学院,拥有文、理、医、工相对齐全的学科体系,及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招生录取分数线和学位授予标准与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一致。校区将重点建设医科和新兴工科交叉学科,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为了支撑医学教育发展,促进深圳市健康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市、校双方还将合作在深圳建设三所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其中,建设中的光明新区新明医院,将成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会上,张恒春对罗俊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张恒春指出,中山大学·深圳项目的确立对深圳的发展,对光明的发展都具有历史性地意义,光明新区的发展将围绕中山大学·深圳布局得更好,光明新区的城市形象也将因中山大学·深圳的落户而得以提升。他表示,该项目自确定以来,受到了国家、省委、市委领导的高度关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接下来,新区各级各部门将按照项目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土地规划,并加强与中山大学各级领导的沟通,进一步为项目做好各项服务,提供保障。张恒春建议,新区与中山大学要开拓思路,建立有效机制,将问题研究透,并摆好计划网络图,将目标、进程一一标出,对校区进行整体优化,将配套设施也规划好,通过交流座谈,将问题梳理清楚,确保该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
邝兵表示,新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围绕中山大学·深圳做好新区的城市规划,做好项目周边环境及配套设施的规划与优化,结合新区的发展、结合新区当前的重大项目做好的宏观规划,加大力度推进项目的进展,部门间做好对接,全力以赴推进该项目。
“光明新区深深吸引着我,这里有山有水,是个办学的好地方。”会上,罗俊对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光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全力支持致以谢意,他表示,中山大学·深圳落户光明新区,是中山大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机遇,一定要将中山大学·深圳办成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罗俊希望,中山大学·深圳的建设能够在尽可能理想化的过程中推进。他还期望,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能成为与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相媲美的规模最大、医疗条件最好、医疗水平最高、名医最多、门诊量最大的医院;中山大学·深圳和其第七附属医院项目片区能够按高端人才汇聚区域的标准进行规划,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新区,成为世界级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