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受不了了,医生,帮我截掉双腿吧……”58岁刘笑(化名),因双下肢肿胀多年,并发感染,多方医治无效,苦不堪言。他准备了5万元,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金沙洲医院(下称金沙洲医院)要求截肢。就在欲行截肢术前,医院院长刘文胜及时阻止说:“截了就长不回来了,或许让王维平教授先会诊,看能否保住吧。”
“可以试试!”王维平看着一双流满脓血的双腿,点了点头。功夫不负有心人,治疗1个月后,刘笑的病情有了好转,2个月后,竟痊愈,花费不过1.5万元还保住了双腿!刘笑对着王维平流下了感激的热泪。
王维平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褥疮、伤口治疗专家。得益于广东的多点执业政策,去年8月份,他在兼顾中山一院工作的同时,在金沙洲医院开设了个人压疮研究工作室、广东压疮慢性伤口临床实验室。
为何选择到另一家三级医院开设个人工作室?王维平回应说:“实现自我价值还是其次,关键是能够向基层推广我的压疮慢性伤口处理方法。”
“慢性伤口科60%是老人,50%长期卧床的病人未能得到有效治疗死于压疮,而这些病人都在基层。”在王维平看来,利用多点执业,推动慢性伤口治疗事业的发展,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
1 “有的病人因未能系统治疗而死亡,我看着也很心痛”
压疮是死亡率很高的一种疾病。王维平1978年从中山医毕业后,从事褥疮、伤口治疗已35年,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说,我们团队攻克了褥疮难题,但是我的病人,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专属病床。”王维平遗憾地说。
通过几十年的刻苦钻研,王维平与团队找到治疗这一难题的方法。中山一院病人众多,一般病床周转很快,住院时间一般9-11天,而褥疮、伤口不像其他病做了手术就可出院。褥疮、难愈性伤口治疗往往需要1-2个月才能痊愈。“没有专属病床,住院时间短,总是不能认真做治疗,有的病人也需要转来转去(转院),有的因为未能得到好的、系统的治疗而死亡,我看着也是很心痛。”
多年来,王维平一直有个心愿,也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地方,为自己的病人开设一个病区病房。这一想法终于在去年8月份得到了实现。金沙洲这所占地面积9万多平方米、床位950张、总投资9亿元的医院,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愿意给他开辟病区,并提供五六十张病床给王维平的病人专用。“压疮治疗中心终于成立,我也终于有了为病人认真服务的平台。”在崭新的金沙洲医院,王维平收治的病人,能够安心住院接受治疗了。而这样的治疗中心在全国也是首创。
2 留下自己手机号,病人能随时找到他
92岁的杨姨,家住越秀区大沙头,2009年因为脑梗而痴呆,卧床3个月后,背上、臀部长满了褥疮,一直腐朽到胝尾骨都露了出来。住进王维平病房后,9个子女轮流照护,现在伤口已经愈合,并能在帮助下坐起来了。
家住广州火车东站附近的77岁许姨,曾因身上长满褥疮并发症严重,四次进ICU,其先生不离不弃,她在这里住了两个月院后,褥疮完全好了。
来自中山市的退休老师英姨,今年85岁,因盆腔肿瘤、乳腺癌、两侧骨折等病,长期卧床长满褥疮无医院接收,2015年9月来治疗后,伤口痊愈,吃饭、走路能自理……
日前,王维平兴奋地带着新快报记者,在各个病房走访看望他的病人。家属们纷纷对记者表示,以前老人们身上一块块腐烂露骨的地方,都重新长出了新肉,生活质量急剧提升。
“王教授给每位病人都留了自己的手机号码,能够随时随地找到呢。”杨姨的孙女告诉记者说。
原来,王维平教授每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在中山一院仍有接诊,当他不在金沙洲的时候,病人也是能随时联系到他。“这里接诊的医生、护理人员都是我的学生。在这个治疗中心工作室,我们是有一个团队来为病人服务的。”王维平说。
采访中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王维平的病人来自广州各区,褥疮病人在这里住院1-2个月至痊愈的费用,大概1.5万-2万元。
3 其他培训班收费起码上万,他传授经验不为赚钱
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多,脑血管意外病人、老年痴呆、长期卧床的病人也随之增多。如果没有正确的护理治疗方法,这些病人往往在褥疮并发症发作下死亡。
“我希望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治疗点,可以让压疮老人们、慢性伤口患者康复。”王维平说,如果基层能够掌握他的治疗方法,褥疮、糖尿病足、肿瘤伤口感染后的局限性脓肿病人,会得到更好的治疗。因此,建立了工作室和治疗中心后,他还向社区医生开展培训,无私地传授医术。“短短4个多月,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学习的基层护理、医生有30多名。”该中心护士长杨少敏告诉记者说。
据介绍,临床学习培训3个月,王维平每月只收1800元,“在其他类似的培训班,收费起码上万元。”来自黑龙江的高淑丽,已经拿到了国际伤口治疗师资格证,从事伤口治疗也很多年,2个多月前,她得知王维平开设工作室并收徒后,坐了3天3夜火车赶来学习。“我在老年病科,压疮病人非常多,对于一些病情重的病人,治疗效果慢甚至不好,但学习了王教授的密闭负压引流术,效果好,很是受用。”高淑丽说,王维平的治疗理念是全方位的,治疗、护理、营养、康复一齐上,医护对疮面康复,生活护理,都做得认真到位,让她很是感动。
王维平说,自己传授治疗经验,并不为赚钱,而是要让更多人了解正确的治疗方法,使更多人受益。目前,他还开设了30多个微信群,用创办公众号等方式,推广他的治疗理念。
4 感慨病人治疗遭遇尴尬,他希望医保对褥疮等患者倾斜
“希望政府多关心老人、慢性伤口患者,给褥疮、糖尿病足病人多点费用。”王维平还说,像褥疮、糖尿病足的患者,病程长,治疗难度大,糖尿病足稍有不慎还将造成截肢,但目前医保统筹额度的规定,让这些病人的治疗遭遇尴尬。许多病人因为长期治疗,只能医保一段时间,自费一段时间。
除了褥疮严重威胁老年人晚年生活外,全世界每30秒就有一个人因为糖尿病足而失去一条腿。但有的公立医院,因为这些疾病病程长,医保又有限额,而不得不将患者挡在门外。
王维平希望能够尽快提高这些病人的医疗保险统筹额度,通过疾病分级确定不同统筹额度,让多数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尽量避免截肢致残。
原文链接: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6-01/24/content_92270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