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要创业来广州!想创新到广州!办好新一届留交会,打造广州创新创业的新环境,唱响广州创新创业的新篇章。”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为留交会鼓与呼。
将于明天开幕的第17届留交会,是会期调整为两年一届后的首次亮相。
为全国搭台,为广州留人。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致力于引才、用才和养才,推动科技创新再上新水平。今起,羊城晚报联合广州市人社局、广州市外专局推出系列报道《留交会:唱响广州创新创业新篇章》。我们相信,通过留交会的引凤筑巢,广州将成为海外留学人才点燃创新创业梦想的理想之城。
面向海内外,服务全中国。1998年,留交会由广州发起和主办,17年来,为数万名海外人才找到施展才华的阵地,让成千上万个科技项目在中国落地生根,吸引大批海归精英通过留交会走上回国创新创业的道路。百度李彦宏、华大基因汪建、药明康德李革、锐博生物张必良、威创视讯何正宇……都从这里迈出回国创业的第一步。
羊城晚报记者近日专访了留交会发起倡议人之一、中山大学副校长颜光美,回顾了留交会的创办史。
时间特意定在圣诞长假
1996年,颜光美放弃在美国优渥的工作条件,回到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任教。颜光美真切地记得当时中国高校的整体情况——在大学里工作,待遇低,博导、教授住在50-70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环境非常艰苦;科研环境简陋……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颜光美选择回国很罕见。而在之后的一年中,有12位博士生受他的感召回国,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之后,受到广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1998年,为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回国,刘悦伦、卢智俊、彭说龙、顾军、颜光美五人共同发起了成立留交会的倡议。在广州市委市政府和开发区的支持下,第一届留交会在流花路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即流花展馆)召开。那是1998年12月28日,正处于西方的圣诞长假中,充足的假期能让留学人员有充裕的时间回国了解情况。每年留交会的会期均定在12月底,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带动价值或达1000亿元
如今,广州留交会已经举办了16届了,大批海外高层人才通过这个平台找到切入中国经济发展的接口。那么,当初从海外学成归来的这些“金凤凰”如今展翅飞翔了吗?
颜光美给记者列出了一个华丽的“清单”:汪建,华大基因董事长;曾益新,协和医学院校长、肿瘤学家、中科院院士;凌文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带领公共卫生学成为全国重点学科;高新,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这些人才都与留交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颜光美也成为国际著名的药理学专家,他带领的课题组发现了可杀灭癌细胞的M1溶瘤病毒。
颜光美说:“这些重量级的人物通过留交会留在了国内,他们带动的项目价值或许能达到1000亿元。”
引进的人才使命会更重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回国总人数达到了180.96万人,占出国留学总人数的74.48%。这意味着,超过四分之三的出国留学人员选择了学成回国,回国发展成了一种常态。
国内发展空间大,广州是创新与改革的先行地。颜光美认为,留交会的作用正在不断加强,在经济重大转型的过程中,技术和创业型的人才对广州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大作用。“在引进科技人才方面,留交会被赋予特别重要的使命。从中国经济转型、原始创新、创业创新方面来看,通过留交会引进的人才,他们的使命会更重,机会更新。”颜光美说。
留交会之最
高端人才含金量达史上最高——参会海外人才近1500人,其中取得海外博士学位占70%,有意向回国创业者占70%,约30%属于顶尖人才,高端人才比例达到历史最高值。
国内参展参会城市历届最多——全国4个直辖市全部成为留交会的协办城市,国内参展参会城市已达72个,创下历届最高纪录。
人才项目总量大,“干货”最多——本届留交会,将奉上30场重点活动、超过1000个前沿项目和1万多个优质岗位。
原文链接: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5-12/20/content_883680.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