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中山大学又有大动作!12月12日,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公示了《中山大学南校区(海珠区AH0206、AH0207规划管理单元)控规修改项目征询意见》,公示期至2016年1月15日。
康乐园范围内新建单位需与文保单位相协调
根据新规划,中山大学南校区权属范围内,现状建设量120.05万平方米,现行控规建设量105.7万平方米。规划拟拆除建设量14.78万平方米,新建建设量43.92万平方米。规划后,总建筑量149.2万平方米,比现行控规增加了43.5万平方米,比现状增加29.1万平方米,毛容积率1.22,地块建筑密度20%,绿地率40%。
这次规划调整涉及博物馆、科技综合楼、教学楼、学生宿舍、实验楼、游泳馆、饭堂等。其中,备受外界关注的中大博物馆出现在规划中,设计为3层;学一饭堂将进行扩建,从现在2层楼调整为5层,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为0.52万平方米。
新规划强调,为保护中山大学历史文化资源,康乐园早期建筑群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其形式、体量和色调等必须与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相协调,且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校园内其他建筑及中大周边的建筑,按保护中大中轴线视廊通透性为原则,进行高度规划。
广技师怡乐路地块建设教师公寓
2012年5月,中大以划拨方式取得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怡乐路地块,土地面积41.75亩,根据规划,中大还将在该地块建设教师公寓。该地块西侧为祈乐苑,东侧紧邻中大西区住宅区。因此,本次校园规划中拆除两者之间的围墙,道路系统连通,怡乐路与南校区成为一个整体。
中大校长助理程焕文说,通过西区部分住宅调迁至怡乐路地块,可以整体改善职工居住条件,美化校园环境,恢复中大传统校园风貌,增加绿地及公共交流空间,增加室内外体育设施及活动场地,为学校师生员工营造安全舒适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并为学校的事业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中大南校区为何要调整规划?中山大学官微解释说,南校区历史悠久,但由于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昆虫所的原因,用地范围减少。另外,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为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执行国家房改房政策,使得校园的教学科研用地进一步减少,校园环境质量下降。为了保障学校事业发展,恢复中大传统、特色风貌,利用怡乐路地块进行校区内各功能调整,机会难得,因此编制南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方案,将建设百年乃至千年校园。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12/13/content_74977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