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羊城晚报】47年前治好病人 47年后收到锦旗

稿件来源:羊城晚报2015-11-24第A15版 作者:黄宙辉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11-24 阅读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72岁的刘尚礼教授日前突然收到了一面锦旗,送锦旗的是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见左图)。这面锦旗的背后,有着一段感人的医患故事——原来,40多年前,刘尚礼教授在博罗黄山洞治好了这位老人的消化道出血。

下乡当医生治好便血病人

1965年,刘尚礼在中山医学院毕业,因为父母的关系,被归类为“旧社会培养的学生”,被派到惠州博罗县卫生院当全科医生。

送来锦旗的这位老人叫黄子龙,是博罗县石坝镇人。他当时是博罗县供销社的职员。1968年春节,他开始便血,进行了一些土方治疗,没有丝毫起色。几个月后,他试着来到县卫生院,刘尚礼给他开了药。黄子龙吃了药以后,便血神奇地止住了,以后几十年里再也没有复发过。

病好后,黄子龙与刘尚礼再也没有见过面。

上世纪70年代,刘尚礼也回了三水。在恢复高考后,他又考上了研究生,回到中山医学院继续深造。

报纸上偶然看到救命医生

今年3月,黄子龙来到广州的女儿家居住。一天,他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有关刘尚礼的报道,尘封了40多年的往事突然涌上他的心头。在他心里,一直还记得这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年轻医生。于是,他找师傅做好了一面锦旗,没与任何人打招呼,便按照报纸上的介绍,找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黄子龙按照出诊时间,守在诊室门口,等着刘尚礼。40多年过去了,黄子龙还依稀记得刘尚礼的模样。当天,等到刘尚礼看完病人出来,黄子龙便跟在后面,也不敢相认。刘尚礼觉察了异样,便转过身去问他:“你找我有事?”黄子龙试探着问:“请问你是不是刘尚礼呀?”得到肯定答复后,他拿出了卷在手里的锦旗,递到刘尚礼手里。

刘尚礼看过那么多病人,更何况是40多年前的病人,所以他根本认不出眼前这位身材矮小、牙齿快要掉光了的老人。两人叙旧后,刘尚礼才想起当年的诊疗过程。原来,黄子龙当年是患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如果是用钙铋镁、胃舒平这些常见的胃药,很难治好。根据经验,刘尚礼认为可能与感染有关,于是使用痢特灵,按照第一天七粒、第二天6粒的递减法给病人用药,七天后病人终于恢复了健康。据悉,这个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办法,过去国际上从未有过报道,是刘尚礼根据在中山医学院打下的扎实基础首创的。几年后,《新医学》杂志才报道了澳洲使用这种药物治疗的方式。

黄子龙为何对刘尚礼念念不忘?“刘尚礼教授是真正把病人当作亲人,费尽心思给病人治疗,所以我从来没有忘记过他。”黄子龙说,这是他第一次给医生制作锦旗,希望可以当面表达内心的敬意和谢意。对此,刘尚礼淡淡地说:“我做的都是医生应该做的事。”

原文链接: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5-11/24/content_855312.htm?div=-1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