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工作半个多世纪,一生中完成不下万台手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外科老教授刘均墀在他80岁生日的前一天,完成了人生中最后一台高难度手术,宣布封刀。
手不抖、眼不花完成高难手术
近日,一位来自怀集的小伙子因为车床碾轧,左手三个手指脱套伤,“有骨无肉”,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医生建议他截肢。随后,他转到中山一院接受高难度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
为他主刀的医生是中山一院显微创伤外科的创始人之一,80岁的刘均墀教授。这台手术需要“拆东墙补西墙”,连皮带肉修复组织,接通血管,“用腿上的皮肉补手指,然后用腹部的补腿部,可谓艰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显微创伤科首席专家刘小林说。
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多,这位耄耋之年的老教授除了吃午饭,一直“泡”在手术台上,显微手术缝手指用的线有的比头发还细,要求手稳、有耐性,但刘均墀一天手术“手不抖、眼不花,一招一式不亚于年轻人”。美国纽 约 大 学 手 外 科 的 教 授Jacques刚好是这台手术的助手,他形容刘均墀“80岁做手术还是很爽快,一直在耐心教导我,甚至包括怎么缝得更好。”
这台手术完美收官,经过后期锻炼,这位不幸的小伙子的手指功能和外形或许都能保住。
50多年来完成万台手术
其实,这台告别手术源自一个约定。多年前,刘小林曾跟刘均墀笑称,“80岁一定让刘叔表演一个大项目,他当时也欣然同意了。”
退休后,刘均墀多次被医院返聘,他不曾拒绝,在工作岗位上整整呆了50多年,完成的手术以万计数,直到歇业之前,他依然开刀巡诊两不误,一周要做三四台手术。为何没有想过在中途退下来?“不做就觉得手痒痒的。”这是他的解释。
虽然已是高龄,但刘均墀皮肤光滑红润,显微创伤外科主任顾立强形容他是“80岁的年龄,60岁的身体,40岁的心态。”
刘均墀是显微创伤外科第二任主任,他回忆,这个科室初创时期的很多手术器械都不够精细,“加工工业跟不上,全靠自己打磨,一磨就是一个多小时。”至今,他仍留有当年那些镊子等器械的照片。
经历“收山之作”后,封刀的刘均墀以后打算做些什么?刘老早有计划:合唱团、交谊舞、炒股。
原文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G/html/2015-11/10/content_97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