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讯 昨天上午,深圳市政府与中山大学在广州签署《深圳市人民政府 中山大学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合作建设中山大学·深圳,并依托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优质资源,共同在深建设3所附属医院。
这是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及高等教育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马兴瑞,省委常委、秘书长林木声,副省长陈云贤,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等出席签约仪式,市长许勤与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共同签署市校战略合作协议。
据此协议,深圳与中山大学将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领导下,以改革、开放、创新的精神,创新体制机制,通过10年左右时间,努力将中山大学·深圳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传承中山大学办学传统、若干学科水平居于国内国际前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校区,成为支撑引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辐射亚太地区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重要培养基地。
据了解,中山大学·深圳拟选址光明新区,注重体现中山大学传统文化风格,按照百年校园的标准规划建设校舍,自2018年起校园逐步启用。学校将面向全球高标准招聘优秀教师,建设约20个学院(系),重点建设医学类学科和新兴工科交叉学科,以及海洋科学、经济学(金融)等学科,建成拥有文、理、医、工相对齐全的学科体系,以及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具有综合性学科优势的大学校区。为支撑学校医学类学科发展,双方还将共同在深建设3所附属医院,开展医学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深圳市民提供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学校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2万人,其中包括本科生1.2万人左右,硕士和博士研究生8000至1万人。学生录取分数和学位授予标准与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一致。
陈云贤在致辞时说,深圳与中山大学合作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对于广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助推中山大学尽早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成为全球学术重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中山大学·深圳借助深圳独特创新环境,在管理模式、课程设置、人事制度、人才培养、学生工作等方面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
杜玉波在致辞中表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在深圳这样一座有着制度创新基因的城市探索建设高水平大学,意义非常,机遇难得。希望中山大学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广东省、深圳市改革发展建设实际需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努力聚焦内涵发展,建立完善吸引世界高水平人才、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新机制,扎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大胆探索融合培养新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
市领导郭永航、吴以环出席仪式。参加活动的还有教育部、省、市及中山大学有关单位负责人。
原文链接: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5-11/04/content_3376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