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广州市举行“《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学术交流会、广州大典研究中心编纂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建华在学术交流会上说,广州文献典籍是广州寻找自身历史渊源、厘清自身发展脉络、更好地走向未来的“根”和“魂”。《广州大典》实际上是今人和古人的对话,可以从古人智慧中吸收营养来做好当下工作。他指出,要大力推动《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相结合,扎实做好《广州大典》基础点校研究,开展以文献为基础的系列学术研究,同步推动普及性研究。要启动《广州大典》二期的研究工作,对民国时期广州文献、民国前海外广州文献的编纂进行研究。
继上午学术交流会后,昨天下午,广州大典研究中心编纂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召开了两个委员会的首次全体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编纂委员会主任由广州市市长陈建华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担任。
会上,市社科联宣读了学术委员会和编纂委员会聘任通知,陈建华市长向学术委员会和编纂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等4位专家代表在会上发言。
陈建华说,要加快推进《广州大典》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并通过图书馆、博物馆等载体,将岭南文化的文脉延续传承下去,使文化薪火相传。要建立两个委员会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广州历史文化研究的对外交流合作。
市政府秘书长潘建国,广州大典研究中心编纂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成员,有关论文作者及专家学者等参加会议。